1 ) 曾志伟,还记得大明湖畔的《无间道》吗?
曾志伟和猪葛亮,这两位香港和台湾影视界的“大哥”,为电影增加了大伽的票房号召力,却毁了自己的段数。都曾经有拿得出手的重量级作品,人到晚年,竟然也要接这样的戏来糊口。其实不能都怪罪到演员头上,从电影里的表现可以看出,大哥们演技之实力还是宝刀未老,只是在香港、台湾电影无力回天的末班车上,一把年纪还要如此奋力的卖艺,看了让人着实是心酸。
影片讲述隐退江湖的大哥开民宿,遭遇各路“道上”兄弟纠缠,牵扯了女儿、女婿,最后合家欢的故事。全剧充斥着吃脚趾、戳菊花、女人内裤、性感小姨子之类的低俗情节,喜剧部分也是“尬笑”,以扮丑、出糗为主的廉价手法,再加上家庭温情呼唤爱的桥段,就是一出满是三俗段子的闹剧。
郭采洁和杨佑宁颜值还是在线,但夹在一大群“牛鬼蛇神” 的面孔里,再加上笑不出来硬咯吱你的剧情,也实在不是什么愉快的观影体验。台语语言特色所形成的地域幽默,对大陆观众来说,也存在一些隔膜,本就不多的喜剧效果还要折损。
冲着演员名单想去看的观众可以拔草了,真心爱过《无间道》的观众,若见曾经风头无两的“琛哥”——曾志伟,现如刚入行小弟般扮丑卖艺,会心碎的。
现如今和小弟们跳骑马舞的曾志伟——《我不做大哥好多年》
2 ) 一部合家欢的电影
这部电影属于合家欢电影,比大陆的烂喜剧要好的多,更重要的是八零后九零后看这部电影我相信是最有感触的,因为你会想到曾经看过的乌龙院,狗蛋大兵,忍者兵这类的喜剧,没错这部电影的制作人和监制就是朱延平导演,这部电影里的搞笑风格就是祝延平式搞笑,唯一让我失望的是电影开头在餐厅吃饭的搞笑桥段是否是抄袭1975年许冠文执导电影《天才与白痴》里的桥段。
3 ) 不惧周星驰,猪哥亮与台湾喜剧电影的辉煌
曾经“好赌及色”的猪哥亮,猛然间换发演艺事业第二春,上台鞠躬,可惜夕阳红的时间太短,竟然在2017年5月因为癌症去世。而猪哥亮主演的《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则是一部自况电影,充满着喜剧趣味的台湾电影,即使帅哥美女杨祐宁郭采洁也不能抢走他的风采。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之后成了艺术家,猪哥亮则在破产后重出江湖,毅然决然选择在大银幕上做自己,并不会刻意逃避当年的歌厅秀、综艺咖的世俗。做不做大哥其实无所谓,活到老还能放飞自我才是“真”汉子、“真”流氓。所谓大尾鲈鳗,就是关汉卿笔下活生生的当代铜豌豆啊。
邱瓈宽导演、朱延平监制、猪哥亮主演的《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不止是猪哥亮的人生反射,还有朱延平和邱瓈宽,三位都在二三十年前便是横跨港台地区的著名艺人、导演和推手。
台湾电影基本上分为三类,一类是台湾电影新浪潮及新新浪潮的作者电影,杨德昌故去、李安远走好莱坞、侯孝贤和蔡明亮等人依然在坚持,在国际上获奖、知识分子喜欢或热评,然而本地观众寥寥无几;第二类便是小清新、小确幸为主的电影,也是文艺青年们最为熟悉的格调,在海峡两岸三地有相当票房和口碑;第三类便是植根于台湾乡土的喜剧电影,屎尿屁、黄色暴力都是应有之义,在本地票房极高,在特定人群中口碑也不错,但是在知识分子群体遭到强烈的抨击。
猪哥亮没有身段,从头到尾都可以匍匐在地上,贴着台湾地区乡土文化的地气,欲望是迸发的,生活是任意的,搞笑是发自本性的,语言都来自于大众平常生活中的口语,完全不是知识分子范儿,杨祐宁和郭采洁也是纯粹的江湖儿女趣味,更不用说那些大叔大婶们绝对放得开,生冷不忌生活就是那么放肆,从来不会出现“以文害意”的表达,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入戏,可以说别具风情,也做到了一刀未剪引进,当然必须提醒的是未成年人还是不适宜观看《我不做大哥好多年》。“黑帮大佬”隐藏的背后,最终他们都回到家庭,卸下过去的“身份”,重新面对的是各种鸡毛蒜皮,满世界转悠的晃晃荡荡的老年人生,能够做一颗铜豌豆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大约也就猪哥亮这种演员与角色合一的综艺大咖才能做到。
“综艺天王”猪哥亮是扛大旗的选手,成为贺岁帝和破亿票房天王,从2011年起,六部贺岁片全都是票房冠军,这个记录不知道谁人来破?在这几年,周星驰、成龙和内地电影,都不是猪哥亮的对手。因此朱延平评价为“台湾国宝,一生传奇”,《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其实一个大哥的回归,没有一个大哥不坎坷,没有一个大哥不寂寞。曾志伟跨海来助阵,朱延平自嘲不获奖,邱瓈宽再作冯妇,可以说是港台电影人的小小的牺牲和献身。
4 ) 所谓文化差异没有那么大的,区别只是在于心态
打四星,看完挺满意的~可能是缘于在福建工作生活过,又和台湾人打过交道,所以对闽南语相对更容易产生亲近感吧~本人也没看过什么第一部,对里面的各种荤段子和KTV梗没有任何成见。 好多梗都很爆笑啊。并没有群众描述的那样无趣。曾志伟出场来了个梗。“狗腿肠 热鸡鸡”那个也是当时就笑出声了~(但是现场的观众第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啊)各种90年代ktv金曲的bgm,几乎笑到泪崩(想到王尼玛里面的暴走广告有类似笑点)。
所以对我个人来说,是觉得挺好玩的,不是那种挠痒痒硬逗你的类型。个人经历原因,就觉得闽南语本身也很好玩,听来有趣。几个姐妹花爆粗口,英语国语闽南语夹杂在一起乒乒乓乓,虽然听的半懂,但是也很搞笑。
有许多打低分的观众嘛,大概每个人评判角度不一吧。没有在闽南呆过的大概不习惯?谁知道。里面的荤段子尺度都ok,没有到恶俗的地步。比如摸胸那段镜头就明显删减过,显然考虑内地观众适应度。至少比台湾综艺的尺度都把握好一些。
所以,所谓的文化差异,只是个标签而已,其实还是看你用怎样的心态来看待这部轻喜剧。大蒜得就面食啃着吃,咖啡则是啜饮细品。吃法不一,各有滋味。
5 ) 台式幽默、飙泪亲情也拯救不了的单薄故事
这部台湾综艺大咖猪哥亮的遗作,其实不能完全算烂片。它也算是有自己的特定幽默在里面的,就好像之前的那部一脉相承的《大尾鲈鳗》,刚看了下网站,原来这就是《大尾鲈鳗2》啊。好吧,这样的话那你挺2的。
它之所以2,就在于连导演都不知道要说个什么故事?还好,它那些笑点泪点纵横交错的效果,还不至于把曾先森搞得昏昏欲睡。说实话,会让曾先森进入影院的唯一理由,就是这部电影有郭采洁。郭采洁多好啊,俏皮,娃娃音,还有娇小可爱。但是,这部电影里她似乎并不是唯一主角。事实上是,这部电影看完,曾先森都不知道谁是主角?
故事里,讲了猪哥亮和郭采洁的父女情,讲了郭采洁和杨祐宁的爱情,还讲了一对姐妹情。但是主线究竟是什么呢?看不出来,猪哥亮归隐乡下经营民宿,他要退出江湖,但江湖却离不开他,道上兄弟如影随形。郭采洁与杨佑宁结婚后误会不断,女方要离家出走,猪哥亮终于重出江湖。看来是亲情片,是两父女重归于好的家庭片吗?看来是黑帮片,看来是台湾老炮的幽默版吗?看来是爱情片,是一对同居多年但一直没办婚礼,养育一对小孩的夫妻的婚姻危机吗?看来,是为台湾祈福,全民狂欢的励志片吗?都像,却又都不像。
因为这部电影在叙事上有一种,想到哪拍到哪的奇思乱想。这些东西特别的杂乱无章,它会让整部电影看起来节奏无比怪异,叙事无比难受。而喜剧电影,要解决的通常都是节奏的问题。没有了节奏,任何幽默和包袱都会抡空。三年前的前作,其实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一对父女来到了大城市寻求发展,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结果,在误打误撞之下,父亲也就是猪哥亮竟然成为了黑社会老大,因为身份落差,他和女儿之间的关系亦因此而产生了裂痕。后来,猪哥亮偶遇了样貌与自己相似的算命先生,离奇的喜剧包袱一个接一个抛出来。
而今天,这部电影完全没有了这种节奏上的设计,也完全对人物没有一点点反思力度。你会觉得好笑,但并没有多大的作用能保证这种幽默能打到你心里。让人笑难吗?很难,周星驰奋斗了多少年才用一个又一个鲜活形象,用力的打到我们心里。他的幽默是用角色的心路历程一步又一步的对比完成的。
还有另一种喜剧形式,是宁浩式的,也是在效果上不错的。他的喜好是复杂多线,黑色幽默,加滑稽式的剪辑。
而这部电影人物太薄弱,叙事太杂乱,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随意性。而曾先森认为的喜剧,看似轻松,但轻松的效果却是由一个又一个设计的环节拼接而成,这部电影完全没有能做到这样的设计,它哪个东西都想要一点,就去拿过来拼,拼来拼去,连个基本架构都没有。这种随意,和动不动就搞个唱K字幕的背景乐,让整个故事形同闹剧。 虽然,电影里,确实也有几处曾先森觉得感动的地方。比如,猪哥亮莫名其妙掏出戒指要给郭采洁说“这是你妈妈嫁给我的唯一嫁妆”。
比如,曾志伟出现后出现“琛哥,他不是在无间道里早就挂了了吗?”这样的台词。再比如猪哥亮那口闽南台湾口音,形成人物在行为举止上的节奏,很有个人标签。必须承认,这些地方有幽默有煽情的成分,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说来也巧,同时综艺节目的台湾主持人小S不久前,也凭借着多年老搭档蔡康永的电影应《“吃吃”的爱》进军电影市场。但和在综艺节目上不同的是,她完全用真情和眼泪改变着大众对于她的一贯人设定位。但是这次,过气的综艺大哥猪哥亮却在演艺圈如此卖弄下去,只有晚节不保,没有任何一点作用。
6 )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隔壁老王,呵呵
带着台湾高口碑和喜剧票房冠军的荣耀登录内地影院,虽然两岸的文化差异导致笑点也许真的差别很多,但就算有曾志伟教父级的喜剧演员压阵,我也get不到笑点啊。而诸如隔壁老王式的早就过气的网络笑料看得人尴尬症都犯了。
这电影真的太难看了,整个就是一无节操、浮夸、虚无的伪黑社会大佬之争,无打斗无场面无血腥,像白开水流水账一般,没看过这么难看的黑社会电影了。演员们表演都太过火更适合台湾综艺类节目。不得不说,台湾在性段子上面还是相当奔放的,扯着男性的下半身荤了一整场。
而那80年代KTV式MV一出,简直笑煞全场,好吧,这是全片唯一引起大范围哄笑的段落了。或许,影片中贯穿始终的闽南语歌曲为其平添了浓浓的怀旧风,真是好怀旧哦,不过真的有些无聊,我不是来听歌的好吗!
我是挺喜欢郭采洁的 娃娃音瘦瘦小小小平胸永远充满活力的样子 可是这电影的笑点真的很迷 突然打一下脸然后挤眉弄眼痛一下 这样真的好笑吗?台湾人资讯落后应该不是笑点也落后吧?狗头保命
和第一部相比,幕後卡司的變動已經透露出了不祥的預兆,失去了黃朝亮的共同執導還好,而編劇少了簡士耕就明顯傷筋動骨了,這一部直接連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都沒有了,於是,和前作相比,又退步一大截,充斥網路爛梗、低俗笑料,不好笑就算了,整部電影可說是四分五裂,可說是以屎糊墻,糊得各個角落勻勻稱稱的惡臭。
郭采洁的角色,是破产绝望的主妇版顾里?
宽姐好赞!
台湾屎尿屁
觉得还挺搞笑,镜头拍的不错。可能没有《夏洛特烦恼》笑点多。
虽然都是老段子合集 但还是不错的 湾湾人的调调
《爱情的骗子》MV一出,真心笑死了,还有前面的几首闽南语插曲都很加情感分,但是到后面就实在无聊了。当然了,影片整体还是很无聊,很多很多的段落都属于不快进会死人的那种。
迷妹们等了好久 第二部终于来袭 虽然还是无节操的段子 但猪哥亮的发型及独一无二的老式台语逗笑 依然非常不错 总之还是猪哥和老友们的情怀吧 杨祐宁依然稳健帅气 郭采洁比第一部瘦了好多 三俗段子周末看一下还是很轻松的 最终还是大团圆的结局 台湾文艺片还是适合这种搞笑类型的 和铁狮玉玲珑不相上下
好吧,我是纯粹为了郭采洁才看的。
就......表白下杨祐宁吧……
烂成这样也不容易。当成台语老歌怀旧精选集看还算及格。八点档群星各种客串,连静雯和叶华真是久违。
大量网络笑话凑了一段,不过小胖子还是很萌很萌的
比第一部好好多,笑点好多
烂仔
2017年5月15日,台湾《东森新闻云》报道,著名主持人猪哥亮在台北病逝,享年70岁。猪哥亮2014年确诊罹患大肠癌2期,2016年9月病情恶化而住院手术,病情一度好转,无奈5月4日病魔再次来袭,癌细胞转移至肝部,今日凌晨终因肝衰竭而逝。→有些片子,虽然感觉拍得挺糟糕,但看着却不讨厌且挺欢乐。★★☆
不好笑,甚至比第一部更难看,郭采洁似乎总接不适合自己的片子
很搞笑 台湾的这类轻喜剧我一直蛮喜欢的。闽南话好好听
郭采洁不错
猪哥亮逝世在台湾闹得这么大,好奇心找来一看简直怀疑人生,不知道台湾观众在怀念什么!也许两岸的笑点真的差很多,可是抛出文化差异的部分,单从电影角度来看也不合格!而且改个名字就来上映圈钱的这种行为真的很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