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史通鉴》的契丹部分,发现居然对萧太后和韩德让的关系说的颇为暧昧,顿时感觉影视剧里面一定会对两人的爱恋有所演绎,就像孝庄和摄政王。果不其然。
这部电影是实景拍摄,草原风光大饱眼福。里面的慕青太美了,尽管化妆略显粗糙,但是难掩妩媚撩人,不怒自威,颇有大女主的气质。发现她之前演过《水浒传》里面的阎婆惜,颜值惊人。
剧本很扎实,历史考究详细,人物服饰室内环境细节处处可见严谨,编剧中应有精通辽代考古的专家 。每一角色塑造深刻,人物对话简洁有力而推动剧情。
多次出现的骏马奔驰,暗示草原英豪们的形象,即使是反面角色(齐王)也表现的英雄决绝,毅然赴死有临终良言,男人英雄们更衬托出萧燕燕的形象。
配乐优美感人,特别符合几段刻骨而短暂的感情刻画(燕燕/韩王年轻时,以及素素和奴隶)。
唯二不足之处与当时的技术局限有关:一是电影时间所限过度剪辑了一些剧情发展有关的情节;而是女主角的化妆稍显粗糙。
道装上逼近古代,风格雅丽脱俗;音乐恰到好处、风味独特,结合人物视觉很有冲击感;故事简练,女主继位皇后,面对金銮殿,一个眼神、一个停顿,展示了女主胸中自有乾坤的气势;一次葬礼,既震慑了王公贵族,又赢得了民心,抓住了时机,为推行改革做了奠基。
第一次遇到造反,女主沉着冷静,处事干练,拿住关切点,顺利平叛;有容人雅量,又杀伐果断,能虚心听取教诲、放人一马,又能果断出手,杀一儆百。
第二次遇到造反,女主摆平快速果断,彰显女主多年来政治智慧高超,决事效率提高。
女主演的生动、贴切,诠释了一个女性所包含的美丽、善良、智慧、果断、大气和胸怀天下的大格局;值得一看,值得表扬。
片中的景宗皇帝对萧燕燕很好,他握着她的手对她说:“有了你,我就再也不寂寞了。”听到这句台词,俺顿时觉得这男人太好了。可惜死得早啊……
好剧啊,人物造型服装道具都无可挑剔,极度还原那段历史,以前的影视剧看了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思考,现在的剧真是一言难尽。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女人啊,你只管把心借给男人,而不要让他占有,男人,多么愚蠢的牲口,只管把他当做上马石。
为什么有些一定要在古代封建政权之间站队呢,而且还硬要逼人站汉人王朝?很奇怪,我是个现代人,只综合不同封建政权的特征来比较,反正都是本土的
我承认我是来看阎婆惜和杨雄石秀的。。咳,片头曲超级好听!无限循环中。婆惜燕燕和石秀哥哥配一脸,骑着马贴下面颊后各自归去的桥段洒脱又纯真。剧情有点跳跃,但台词写得很好。服饰和道具蛮考究。婆惜演得超级好!大美人女汉子。萧家姐姐也是烈女子一枚,佩服。
许是因为需要讲的东西太多,而电影篇幅性的原因,所以略过了很多剧情。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的,特别是“二圣临朝”、丞相被杀萧燕燕祭拜时的表现、诛杀齐王等部分都拍得不错。【隔壁燕云台本来是可以作为一部优秀的古装剧来看的,可惜嘛,你们懂我什么意思,现在的剧如果没有爱情仿佛就没办法再进行下去剧情,就跟个只会谈恋爱的傻逼一样,情情爱爱就真的特别重要,反正没有剧情就用他爱她,她爱他,他爱她去推动,最好再来多几个三角恋、多几个你爱她我就要毁了她的恶毒女配做派。自从资本下场之后,有多久我没有看见过一部正常的电视剧了?2010年就是个分水岭,年前的电视剧都算是正常的,之后嘛,都是屎,还多是巧克力味的那种,更让人想吐。】噢还有忘了说了,是萧绰,名字是绰,不是婵,简介得改下
实在是太朴实了……故事虽然没讲清楚,但是主母那段话简直是女权主义典范——“男人就是牲口,是你的上马石。”另外,服化道和礼仪都很考究。很穷,但是认真,毕竟20多年前了。
昨晚我在高粱河输给一辆驴车,他用惯性飘移过弯。他的车很快,我只看到他有个“大宋官家”的招牌。如果知道他是谁的话,麻烦你们跟他说一声:统和二十二年,我会在澶州等他。——萧燕燕
澶渊之盟和政治改革等重要内容都没拍,也就服化道好一点
不能因为现在的玛丽苏、傻白甜、女德电影太烂,就把这部古早大女主电影说成好片吧——叙事稀碎、人物塑造同样靠讲大道理式的台词而不是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发展毫无铺垫……唯一能吹的也就是三观确实比现在那些垃圾端正得多了。
不是每个人都深谙辽史的,没有人物备注,没有字幕,很容易让人云里雾里。
★★★☆女主竟然是水浒传里的阎婆惜,一颦一笑风姿动人。台词很有意思,愚蠢的男人是牲口,是女人的上马石。对政治人物而言,爱情只是头冠上的点缀。
情节拍得不够细腻,特别是士兵交锋打斗场面一个没有,另外电影讲述到幼子登基后就戛然而止了,这后面的时段本是她独掌大权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她领导了几次打败宋朝并订下澶渊之盟的重要事件,如此就没办法呈现出来了。总体上电影名表达东西应该是她的一生或者到辉煌时期,而内容表达只是其中一段,而且是独掌大权前期的故事,不够太贴切。但让百姓了解了这段大辽史还是好的,虽然以汉人史料为基础,但视角还算公正,没有像汉人评书演义里一样,把她刻画成一个奸诈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