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青面修罗,想起了之前看过的那个梗。 大概是:有团队拍某个热门IP,找了大编剧改,大编剧拿了钱转手给小编剧花很少的钱改。 改了以后提交上去,各团队各平台有不一样的乱七八糟的要求,再转手,再改,再换编剧,编剧再找更末层的枪手 改来改去,一个好好的故事变成了垃圾 然后钱已经一大部分花出去了,也没办法再整理了,就这样拍吧,又找了演员来,演员又带了自己的团队,又要求各种加戏各种修改 然后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对,就是像青面修罗这样的一坨翔。
烂可以。但不能为了骗钱自动沦为网大。请问网大是电影吗?既然网大不是电影,网大公认是垃圾集中营。那么好歹一个按电影拍的东西去院线上映至少还有大银幕的观感。如今自动放弃成为电影的可能,自动沦为网大,连电影都不是了。剧情又不行,不被骂才怪。以为观众傻吗?如今早不是网大这个垃圾骗钱的时代了。网大这种至今都在给平台赔钱的垃圾玩意儿,就不应该存在。这是文化降级和堕落。难道除了铜臭味,底裤都没有了也不要了是吧!这样好吗?
不管你们对这部电影什么看法,反正我是找到了年轻时看武侠小说的感觉!
估计是现代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观大幅度提高了,反正肯定不会是因为花了¥6块钱不值得才吐槽本片的!
我儿时看70年代邵氏电影的那些一招一式宛如机器人或慢动作的武打片(我一直喜欢称之为武打片,而不是动作片)一直都是欣喜若狂,真的,那个年代,大陆很少能看到这些电影!再后来青年时期开始接触了武侠小说,虽不至于把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小说看个遍,那也是业余生活的重点项目!我们那是没有手机,没有电脑,连卡拉OK都没有,也催生了那时候学会的吉他,又扯远了。看小说确实是课外很重要的消遣项目,每个学校里面或者周边或多或少都有两三个租书店,男生看的最多的自然是武侠小说了!
也确实很久没看像本片一样的武侠电影了!看了本片,反而勾起了我多年前的回忆!因为,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候看过的武侠小说在我脑海里的想象也无非像本片这样!也许是那时候见识有限,想象的空间不宽,但是,本片就是我记忆中的武侠小说!
从视觉效果、动作场面来看比较贴合我曾经的想象。从故事情节,我觉得和当年的武侠小说也是不相上下。在我的记忆中,一部好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对于武侠的描述,更重要的故事剧情的精彩!当然,真正精彩的剧情,一定是一部优秀的悬疑小说,也就是充满了未知和疑惑,直至最终的豁然开朗!而本片也基本上做到了,不说做的多优秀,起码看的观众起起伏伏吧!
还有本片一众明星也是看点啊!除了男主冯绍峰不太熟悉,胡军、吕良伟、王庆祥,还有已经去世的曾江,都是些老戏骨,这类电影对于他们来说,虽不至于精彩绝伦,起码游刃有余啊!女一女二不认识!
我不太清楚大伙儿为啥对国产电影要求如此苛刻,我就觉得值得一看!毕竟是娱乐片嘛!别说我没花钱,就是花钱,也不过¥6,还不够你的一顿早点,多点宽容嘛!
推荐指数⭐️⭐️⭐️
花了我6元巨款,耐着性子把整部电影看完。巧合的是,我前天才重新看了一遍李仁港之前的《见龙卸甲》,两部电影一对比,真真的叫判若云泥,虽然前面那部也未必好到哪去。资本果然是资本,就这么个水平的作品,5年愣没敢上映也算是有先见之明,估计资本家们早就圈圈诅咒李导吃方便面没有调料包了,现在再看它大荧幕转网播,倒是另有一分云淡风轻之感。
整部电影的剧情就不用说了,拍的支离破碎。就那么个阴谋家搞死两个皇帝的故事,从头到尾我都有种看游戏过场动画的感觉,别说特效、武打设计了,导演连整部剧基本逻辑都没弄明白,完全五色拼盘式的剪辑,这一刻黑白无常出场牛逼哄哄,下一刻打不到10个杂兵还老鼻子用劲了,然后金晨花痴般的在旁边喊道:好厉害,好厉害。我一脸懵逼,看看隔壁老谋子的《英雄》,剑客联手三千铁甲不能当,再看看你们,天天在谷里吃喝嫖赌不练功,就凭几手不知道是附魔了还是外星人监造的巧暗器,拿头去当天下无双的刺客?
我以为李导的作品,虽然胡编乱造是他的格调,平行时空的服化道是他的本色,但好歹在《见龙卸甲》,《锦衣卫》,《鸿门宴》中,我还能看到李导自以为是的桀骜不驯、轻舞飞扬般的自我感动,以及视主流观影体验为手中玩物的霸气侧漏,但这部《青面修罗》,我们看到了什么。一个从身到心到脑的都向流量和资本低头的灵魂,拍出来一部毫无电影灵魂的过场动画。本片唯一的亮点,17年的金晨即使得罪了造型老师而被焊上了个拉面头,依然青春可人,嫩芽般的主。
所以李仁港,即时资本给了你一个多亿做包养费,我还是喜欢你之前桀骜不驯的样子。
这个片子,感觉作为网大,应该可以值个3星,但是作为电影就只能值2星了,离及格还差的很远,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1、出场动画
每个稍微有身份的人,都搞了一个出场动画,这个意义何在呢?重点是人也没有多厉害,就拿片中(理论是战力第二)的鬼笔判官来说,三两下就被外国大汉干掉了,开头明明是连徒弟都打不过的啊,而最后混战的打斗,连镜头都没有了,这么装逼的出场动画,简直就是儿戏。
2、还是动画
男主打架三分钟,特效30秒,好像打架不加特效,就跟手机不充电一样
3、迷惑转场
多次出现让人迷惑不解的转场,比如华夫人抓他们3个人的时候,连比较弱的黑无常都逃走了,他俩还没有逃走,也就很奇怪了啊。
然后是赵闯刺杀孟王,刺杀完下一个镜头突然转到了华夫人去见赵闯的画面,这个衔接怎么看着都很奇怪啊,
画面一转,然后判官约男主去酒楼谈事情,提前被领了盒饭,又是死的奇奇怪怪的
再到徒弟去找他师傅,这个时候敌人居然没有埋伏起来,而且之前撂倒的火,也没有烧起来
还有好多好多的问题,
4、莫名转善
里面的花夫人定位是反派,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因为丈夫一死突然就强行变善,还想顺带洗白最终的BOSS,这个也是很莫名其妙了。布了十几年的局,却突然转变,也是特别突兀了。
不过,里面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1、感觉场面做的比较精致
2、这里面的故事挺有趣的,
~~~~~太岁和花夫人十几年前联手布了一场局,等着孟王和柴王入局,从而做掉他俩自己成为新一代的王,本来一切都很完美,但是半路却杀出了一个男主和女主,扰乱了自己的计划。这是主要的局
~~~~~由于男主的捣乱,因此太岁又额外设了一个局,让谷里的高手去追杀男主。
~~~~~女主是卧底,为了接近男主,并通风报信,给男主布了一个局,让男主以为她是无辜的路人。(令人想不通的是女主为什么要和男主睡一起,是颜值么)
~~~~~男主为了反将一军,给太岁又布了一个局。也就是最后的结局。
故事太绕了,导致导演和编剧都没能把握好,还出现了一个巨大的BUG,就是灭门的时候,不仅没有连孩子一起杀了,而且还安排(理论是战力第二)的鬼笔判官当徒弟,导致最后被反杀,更是多次在有机会杀了男主的时候,把男主放跑,这是有点奇怪的。
1.既然谷主是男主灭门元凶,他也知道男主身份,为什么不趁着年幼时铲除一直养狼为患? 2.谷主和夫人真的有必要遗弃女儿吗?谷主可以有两个身份,夫人也可以保留两个身份啊,女儿养在离恨谷做少主很难吗? 3.赵闯设的每场刺局都莫名其妙。“安排自己被刺”算计男主被亲闺女搅和可以说是意外(还是那句话为什么不早铲除男主),但一波操作带走山鬼是为嘛?让他直接刺杀太守夺了藏宝图不行吗?完全不影响后面的局。(为了女主出场强行安排山鬼下线)。“安排男主刺杀柴胜局”更是混乱,男主师父突然出现刺杀孟旭,男主突然要保护孟旭(这里槽点太多,一是男主救孟旭完全没有动机;二是后面交代这里是赵闯设局要他们自相残杀,这不是画蛇添足吗?你目的不是赶紧除掉孟旭和柴胜吗?;三是赵闯完全没必要安排男主刺杀柴胜。柴胜对他小菜一碟,让人惊诧的是他居然没有趁乱刺杀柴胜。 4.赵闯着急搞掉离恨谷是为啥?登基后秘密掌控一只刺客联盟不好吗?登基后慢慢搞不行吗? 5.秦笙这条线看得人一头雾水,她怎么就知道赵闯和花夫人真实身份了剧里完全不提。男主cos断臂杨过,她就cos阿朱,两句话就露出了破绽。结局男主居然不怀疑她,那段对话太像她跟她亲爹设局一起算计男主了。当然了,她确实不是卧底,她真是凭实力搞死了自己的爹妈。
我很少愿意花六块钱去看一部网大。
不是我太穷酸,而是以国内网大的普遍质量,哪怕只是区区六块钱,也买得了吃亏买得了上当。
但偶尔我也会犯贱。
毕竟,人是有好奇心的,霍金有句名言说得好,人生的精彩在于探险。
当《青面修罗》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只犹豫了两秒钟,就花掉了六块钱。
原因很简单,它虽然是部网大,却怎么看怎么特别。
演员阵容就够强大的。
冯绍峰、胡军、金晨、王庆祥、吕良伟、曾江、高捷、吴岱融、徐少强......用二十年前娱乐版通稿的话术,这叫做,两岸三地,云集实力派。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饰演花夫人一角的演员本为许晴,却在播出时遭遇了AI换脸,由马小茜特别出演。看片时我们能明显从花夫人的脸上看到许晴的影子,却时隐时现,强行匹配的五官做不来自然的表情,怎么看怎么有诡异感。
再仔细一看,许晴的名字确实也没出现在演员表上,这引来了众说纷纭,后来许晴工作室发了声明,算是终止了谣言。至于到底为什么换了许晴的脸,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小风波,倒是为影片赚来了一些讨论度。
演员之外,导演来头也不小。张彻钦定的接班人、徐克的超低配版本、飞碟帽爱好者李仁港。他上一部执导的电影是《攀登者》,十几亿票房的院线片,和网大并不沾边。
狐疑之下,我简单搜了搜,便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所谓《青面修罗》,原名叫做《刺局》,很多关注国产片的影迷对这个名字可能有所耳闻。
这部电影当年也是投资好几个亿的大制作,当然是奔着院线去的。片子也早就拍好了,几次传闻定档,然而命运多舛,一直没能上映,如今能以网大的身份和观众见面,也算是烂尾楼勉强住进了人。
但烂尾楼毕竟是烂尾楼,出现质量问题是难免的。
总之,观看这部本不该是网大的网大,于我而言,是一次太过奢侈的体验。
奢侈不只在于浪费了六块钱,奢侈的更是我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现在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这个《青面修罗》,多半和当初李仁港想象中的《刺局》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从成品来看,《刺局》的后期多半还没有做完,画面的调色和锐度明显有问题,每个人看着都像得了黄疸,但再拖也不是办法,没有钱也没有时间,于是,这个半成品被拿来删减了一些戏份,增加了不少旁白,就变成了《青面修罗》。
我一向厚道,先说两句优点。这部片子虽然是个后期明显没做完的半成品,我们还是能看出来,大制作到底是大制作,真金白银砸进去,并没有完全打了水漂,除了强大的演员阵容,影片的特效水准还是可以吊打大多数网大的,绝对不止五毛。打戏更是一如李仁港的诸多前作,很有设计感,没有乱打一气,影片中刺客杀人,多用机关,在这点上,这部电影不乏巧思。
虽然一些场景可能会让观众联想到一些熟悉的作品和角色,但也不可谓不酷炫。
比如从《阿拉丁》片场来串门的魔毯,是刺客黑无常。
白无常的某个造型,和金刚狼有些相似。
胡军大鹏展翅的扮相,则让我想到了猎鹰。
男主角青面修罗的修罗手,有点像冬兵的机械手臂,但功能更丰富,想变刀变刀想变剑变剑,杀伤力直追要你命三千。
山寨是山寨了点,但还是挺好玩的,我还是愿意把这些归为优点。
优点说完了,再说缺点。
一句话,故事稀巴烂、表演没眼看、风格很混乱。
影片原名“刺局”,“刺”是刺客,“局”是做局。
整部电影,拍的就是刺客算计别人以及刺客内部你算计我我算计你的故事。
影片现在的名字“青面修罗”,指的则是男主角,冯绍峰饰演的“青面修罗”齐君元。
“青面修罗”是齐君元在刺客组织离恨谷里的代号,这个组织的头头叫金锣太岁,旗下有黑白无常、鬼愁判官、五颜六色的修罗等高手刺客。
在《青面修罗》的世界里,有东桑和南陵两个国家,算上离恨谷,影片中有三股势力,要角逐一块藏宝铜片。
而齐君元背负着的灭门血仇,也和这块藏宝铜片有关。
齐君元要寻找真相,顺便谈个恋爱,三股势力要明争暗斗,背后的操盘手则要做局搞个大阴谋,唯恐天下不乱。
这个设定,其实具备发展为一个精彩故事的可能性。
然而,哪怕冯绍峰加班多念了大量叙述性的旁白,希望把故事通过台词讲清楚,仍然难以掩盖整个故事的杂乱感。
杂乱,不是因为复杂,而是因为漏洞百出,经不起任何推敲。
具体细节我就不赘述了,说几个关键点吧。
作为离恨谷的刺客头头,火腿太岁虚构了一个宝藏,伪造了个藏宝铜片,从而导致东桑和南陵两个国家陷入争斗,自己坐享渔翁之利。
他做局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的身份。影片中,火腿太岁其实和东桑的禁军统领赵闯是一个人,都是胡军所扮演。
为了让东桑的主公不怀疑自己,他一方面安排了一场自己派人刺杀自己的好戏,另一方面自己日常给夫人写信,并且故意让主公偷看,通过写一些主公想要看到的内容,从而让对方相信自己。
杀死东桑主公的时候,赵闯,也就是太岁开始揭秘,得意地说,其实夫人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那么问题来了,宝藏根本不存在,满世界的人都像傻子一样抢藏宝图,就不知道先调查研究一下吗?夫人不存在就更离谱了,这主公都如此有心机地窥探属下的隐私了,都不知道查清楚自己的属下到底有没有老婆?
最无法令人信服的还是胡军这个角色的身份问题。
作为东桑的禁军统领,他按理说不但工作繁忙,而且得时刻陪伴在主公身边,那他又是如何长期坚持在离恨谷搞地下工作的呢?
分身术,一定是分身术吧。
令人费解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既然齐君元全家都是太岁杀的,而且太岁也知道齐君元的身份,那为什么还要让手下的判官教他武功?养虎为患已经很离谱了,齐君元化身独臂刀之后,太岁还要上赶着送给他修罗手这种高科技外挂,是觉得自己的翅膀太无敌了非得找个对手吗?
越细想问题越多。编剧从结果倒推过程,他觉得太岁和赵闯是一个人这个结果挺牛逼,所以他就倒推出了一系列的幼稚阴谋,等他强行顺完剧情,发现换个角度就圆不回去了的时候,就只能糊弄了。
阴谋戏是低智,爱情戏就是无脑。
爱情戏的精髓在于台词。
金晨饰演的女主角秦笙笙(这个名字对陕北的朋友很不友好)承包了全片最多的笑点。这个女主身上的逻辑漏洞我就不细说了,她和男主的爱情产生地有多么突兀我也不提了,我只想说一场戏,就是男女主角第一次的分别。
分别之际,两人先是非常深情且做作地说了一些琼瑶剧的台词,随即,秦笙笙突然掏出一个饭团,给齐君元说,饭团在,我就在。然后,她转身离去,被饭团感动到的齐君元冲了过去,两人拥吻。
这场戏的尴尬和好笑,是很难用语言去形容的。
让演员演这样的剧情,说这样的台词,也就别指望他们能贡献出多好的表演了。
当然,老戏骨毕竟是老戏骨,影片中的曾江、胡军、王庆祥等演员虽然演的是烂片,却依然兢兢业业,演得非常认真,撑住了影片的下限,其中胡军作为戏份很重的大反派每场戏都保持着非常入戏的状态,令人佩服。
冯绍峰和金晨就不同了。冯绍峰在本片中的表演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做作,四十岁的人演少年刺客,把握不了度,也确实容易做作,而他时不时露出的明式微笑,则令人捧腹。
金晨则不知道是和编剧置气还是和发型师置气,一直瞪大着眼睛,这种表演方式对于眼睛的抗疲劳能力要求很高,建议眼药水品牌和她联系。
稀烂的剧情和糟糕的表演,是烂片的必备,而混乱的风格,则是一部烂片能够脱颖而出被更多人记住的关键。
这部《青面修罗》,有好莱坞大片的影子,也有当年香港邵氏武侠电影的遗风,说它是悬疑片,不够格,说它是武侠片,又不对味。
三个字,四不像。
李仁港拍戏,本就喜欢混搭,拍的是古装戏,但主角的穿着总是有点后现代的风格,曾经是刘德华和甄子丹头上的飞碟帽,这部是冯绍峰身穿的连帽羽绒服。看着这样的冯绍峰说着古龙风的台词,导演还总是在人物出场时突然插入一段网游风的炫酷亮相,观众只能学金晨瞪大双眼呆住。
想想还挺让人感慨。《青面修罗》这种电影本就是几年前国内电影市场狂飙突进的产物,那时候,投资人还愿意砸钱拍电影,哪怕是拍出各种名叫修罗的垃圾也不在乎,如今再回看那个时代,真是不知该说什么好。
没看过小说,单说说电影。有几个疑问,希望有人能解答。
第十八代谷主:诨号 金锣太岁 那就是说离恨谷是经历了18代了,男主青面修罗是第20代,那青面的师傅判官应该是第19代吧?应该说金锣比判官大一代?
第一个问题是金锣怎么混上谷主的?潜伏?当初有雄心壮志?闲云野鹤?后来野心勃勃?还是潜伏隐忍当了老大?
第二个问题,看这个站位应该是有阶级的,坐着的是金锣太岁,旁边的红黑衣服是谁啊,判官?把边的我知道是黑白无常,那左边站一堆,和楼梯5个是谁啊。。
第三个问题,其实是我最好奇的,从灯笼上能看到,太岁居然有三个,有金锣、银锣,修罗有5个,山鬼有10个,有2个神女,夜叉,罗刹,十殿阎罗,等等很多人,从一开始我就发现了有天后。所以我预判了影片中天后的出现。我好奇的是离恨谷的组织等级,老大叫金锣,老二、老三都谁,为啥说青面修罗是四大刺客之一,光修罗就5个啊还有山鬼、判官、无常呢?阎罗、夜叉、罗刹呢?
一下子重回了10年前那个大投资烂片横行的时代,故事垃圾、台词荒谬、角色可笑、配乐离谱、剪辑乱来,并且充满了由于太烂而产生的笑点。作为李仁港的作品来说,基本上就是《攀登者》和《盗墓笔记》的段位,看着一群成年人过家家。
这阵容这制作如果不是疫情应该可以上院线的,怎么形容呢,还是有股香港武侠的风格。
我真的没看懂,这是在干啥,猎鹰大战金刚狼吗?冯绍峰那个爪子,感觉不是手,是小叮当的口袋,啥都能装下,我真的怕他再无中生有变出一杆迫击炮来。这片子最好看的大概就是,许晴换脸换的每次出场脸都不一样,特别恐怖谷,还对不上嘴型,可太好笑了。
電影甫一開始,在片名出來之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邵氏舊派武俠感已經撲面而來,而隨著故事推進,感覺愈發強烈,雖然用了很多新技術,也擋不住整部電影強烈的舊感。李仁港味十足的服化道是舊的,遊戲感十足的特效製作和人物出場介紹是舊的,故事更是有一股半個世紀之前的舊味,不過,卻也透出幾分武俠味來,甚至還是古龍味,和同樣最終網發的王晶版《倚天屠龍記》比好多了,尤其有幾場動作戲的設計甚至能夠讓人眼前一亮,但是耐不住剪輯一片混亂,敘事不行旁白獨白硬湊。被換臉的許晴,幾乎每一個鏡頭都長得不一樣……
李仁港的徐克式神怪武侠,虽然他水平本来就有限,但片子后期被剪成这样,结构筋骨大动(其余部分应该也为网大的形式做了修改,例如角色登场时的“亮相”),又因不可抗力,主要反派角色戏份缩水,最终呈现出这么个破碎混乱的样貌来,还是有点令人心疼……
猎鹰冬兵直呼内行……本年度最烂毫无悬念,毫无悬念!
你全程加旁白我也理解不了这个故事在讲什么啊,这设定跟玩儿似的
这阵容这制作如果不是疫情应该可以上院线的,怎么形容呢,还是有股香港武侠的风格。
阿修罗在前,青面修罗于后,烂片跟修罗干上了,修罗招谁惹谁了?青面修罗大战金锣太岁,由金锣火腿肠独家赞助播出。
阵容强大的大咖们跟着李导,带着先进CG武器齐齐穿越五代,架空历史,好大的网大野心!
不想承认自己花了6块钱看过
又是压了好几年的片子,转头变网大了,剪辑很奇怪。虽然说是设局,但局都太幼稚了,有点侮辱智商。动作不是重点,更像机关大战。最后男女主为啥不能在一起,理由过分牵强了吧,直男癌啊。
奔着你的(尉迟)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来看这部电影
剪辑确实挺乱的,但反转也挺有惊喜的,也不是不能看的水平,不知为何差评一片。
我是来看有没有钢盔的。
平均一分钟三个漏洞
太岁要是给自己打造一副钛合金狗眼,那他就不会死了,可惜了可惜了!!!
看过,不小心手残删了,女主角色演绎有点可惜,本来角色故事性极高。
大概想拍中国的超级英雄吧,一些大起源的概念,但真的太好笑了。
不知道是剪辑的问题还是啥,画面细碎,各种装逼,里面人物感情毫无铺垫乱七八糟,什么都是嘴上说说就过去了。男主的扮相好老啊!反正整部片老里老气的。一边看一边问“啊?”然后看完就“就这?”还有后面说女主设局,你妹啊,女主知道谷主的身份就是不说,等谷主派兵来谷里的人都干翻了,对女主有啥好处??给二星是我老公说可以给的,估计他喜欢变形金刚,要我自己就一星了,因为看完完全没任何享受电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