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也许算是早期的大片恶搞了
在2008年初再次翻看这部电影,不但不觉得老土,反而很有一种时下流行的“现代气息”——恶搞!
在“大片时代”,爆炸、飞车追逐、枪火的泛滥下,重新审视这些效果带给电影的影响,只能说是视觉上的拂尘,而真正感受到的东西就很少很少了。
电影毕竟必是看烟火表演,大场面也许能暂时带动票房,但长此以往,没有内容和感悟,或者说自有所谓的内容和感悟的,“大片”最终的市场,可能岌岌可危了。
向1993年的制片人致敬!
2 ) 幻影英雄|什么?《终结者》是史泰龙演的?(获取方法请查看文末)
当年老瓦还是阿诺,能疯迷阿诺的,基本暴露了年龄。
年轻的时候,大概只是沉迷于阿诺电影的动作保证,其实那些曾经“火爆”的场面,如今看来,大概有点low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而且,阿诺的电影,重刷起来,其实还蛮有乐趣的,当年不是“梗”的地方,如今变成了“梗”,大概是老瓦预料不到的。
当年的阿诺,基本是雪茄、牛仔裤标配的横冲直撞。
开场就霸气侧漏,当年,大概也就是为了表现阿诺“䀣睨天下”的主角光环,没想到多年以后,老瓦会接到这“小报告”的电话呢,不知道后来老瓦是怎么处理的。
《幻影英雄》的设定,其实很讨巧的,在现实和虚幻之间切换,靠的只是一张电影票,不需要花费心思折腾什么量子力学。
阿诺版的哈姆雷特,绝对是雷到家了。
带着机关枪穿越到古代大开杀戒,这貌似如今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带着AK穿越回三国,能不能成就一番霸业。
男孩误入电影,第一个惊喜就来了。
这个形象,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即便是放到现在,也是让人顶礼膜拜的存在。
在《幻影英雄》里头,竟然只是个过场。
当然了,这色色的二次元猫猫,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阿诺有个非常肺活量的上司,在故事里头主要负责施展他的独门绝技狮吼功,可是被小男孩调侃了个够。
每部电影里头都有这么个角色,不是么。
为了向阿诺证明,现在在电影里,小男孩拉着阿诺去了音像店。
《未来战士》这么鼎鼎大名,每个音像店都会有的吧。
可是,当小男孩兴致勃勃跑到音像店,主角竟然换了,而且是史泰龙。
当年,这哥俩可是王不见王。
当然了,有阿诺在,怎么能少了这句——I will be back。
观众都在期待呢。
说实话,当年看阿诺的电影,整个过程都在期待阿诺说出这样的台词,和小男孩一样一样的。
故事大概耳熟能详了,说什么大概都有点多余。
能看这部电影的,大概都是情怀使然。
看惯了阿诺的“六亲不认”,能看到阿诺在大喇叭面前吃瘪,其实也是相当不错的体验。
而当反派穿越回现实,面对的这个世界,着实让反派非常迷茫。
当时,只是感觉喜剧效果拉满,如今,才体会到故事背后的尖酸讽刺。
那时的阿诺,其实已经在感慨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纠缠。
当年看热闹的我们,大概不会领会这样感慨背后的深意。
当然了,阿诺演阿诺,本尊的自黑也是必须有的。
俗不俗,赚钱最重要,抓紧时间打广告。
尚格云顿当时也是相当有票房号召的动作演员,腿上功夫相当了得。
话说,现实中的阿诺,人缘貌似不太好的呢。
封面图片上的“白色代码”,一定要注意是大写+数字,全匹配。最近发现微信后台有时会删除设定的自动回复,如有后台消息后未自动回复的,烦请告知,谢谢!
3 ) 被低估的cult经典
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至少是十年前的事了。只记得有一张神奇的电影票带着小孩与施瓦辛格穿越电影世界与现实,印象里是一部好莱坞式的英雄电影。
如今再回看这部电影,发现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好莱坞式英雄电影,它是绝对被低估的一部cult经典!一张能穿梭次元的胡迪尼大师留下的电影票,多少人中二的梦想。在英雄的电影世界里,没有逻辑的物理定律,没有丑女,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助手乱入,最重要的是——英雄一定会赢!除非票房下降。
在现实世界中,英雄锤坏玻璃都会喊疼,英雄也会死。电影里的吐槽比比皆是,最让我捧腹的是玻璃眼杀手穿越到现实世界后发现,在大街上杀了人,普通人都会远而避之保护自己,而不是傻站着尖叫,警笛也并不会立即鸣起。杀手杀完了人还站在大街上喊着:我杀了人了!我承认我的罪行!然而警察并没有出现,杀手的测试结果很满意。
很cult讽刺的是玻璃眼杀手死前说的:在现实世界,总是坏人赢。
4 ) 如露亦如电,似梦幻泡影
印第安纳琼斯123,超人1234,回到未来123,007铁金刚123456789,,,,,英雄梦,小人物冒险梦,童年的乐趣,总是在这样的系列电影中不断被重复,不断又开始。
电影的模式都是一样,英雄得到挑战,中间有些波折惊险,也有滑稽逗笑,故事的结尾却都是英雄化险为夷,得到美人心或者又准备接收新的冒险。。。。。。没关系,童年的我们,乐于接收这些模式,乐于享受90分钟的快乐,看完后满足的叹口气说:“Cool!”一如本片的小男主人公。
最后的动作英雄,跟其他的英雄们一样,生活如露亦如电,似梦幻泡影,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丑女,坏人的子弹打不到他,他爆头一爆一个准。。。但是,他掉进了真实世界。突然,一切都不同了!打破车窗玻璃居然手会疼!!!真。。。。逻辑!我不忍心看这部分,这不是动作英雄应该存在的世界,这对这英雄太残忍了。。。原来在讨厌的现实世界里,我希望有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存在,希望英雄美人在里面幸福的生活在里面。。。也希望悲惨的可怖的一切也都只发生在90分钟的影院里,走出去,还是青天白日。
胡迪尼的电影票,带我进入那梦幻泡影就好,我不要带任何人出来。。。。
5 ) 万能英雄只是电影中
他孔武有力,身手敏捷,枪法奇准,胆识过人,临危不惧,霸气十足。他幽默风趣,冷静睿智,有情有义。他是大英雄,可是他只活在电影中。
施瓦辛格一直给人的印象就是肌肉猛男,没想到也能拍出这种恶搞中带着思想,讽刺中带着欢笑的作品。而且是在遥远的1993年。
一张神奇的魔法电影票,让一个崇拜杰克的小男孩来到了还没上映的电影中。和猪脚一起飞车追逐,一起躲炸弹,一起冲锋陷阵大战一群黑手党和直升机。他肆无忌惮的狂飙不看路,开枪基本百发百中,很少受伤,能洞悉阴谋,屡次化险为夷。(那群叠罗汉的狗狗挺有创意的)。然后电影票让小猪脚和杰克来到了现实世界。杰克发现不是猪脚的自己,砸玻璃会手痛,开枪也不在神准,玩撞车也要提心吊胆了,最主要的是自己会受重伤甚至会挂。最后大闹首映仪式,连续面对两个对手,终于以垂死的代价取得胜利。证明了万能的英雄真的只是电影中。
据说好多大牌客串,恕我眼拙,只认出了尚格云顿,以及被黑的好惨的史泰龙。93年的电影,既有动作爆破,又很幽默风趣,最后还是个欢乐大结局,这么有创意,只能说一个服字。
6 ) 四星级恶搞佳作,总结下串场星星名单
一开头剧中剧中出现的女市长:美国黑人女歌星Tina Turner。
给主角上电影鉴赏课的学校老师:劳伦斯奥利弗的遗孀Dame Joan Ann Plowright女爵。
录像带店员中有美国名模Angie Everhart。
尚格云顿和汤姆努南演自己。
美国黑人歌手MC Hammer有份登场。
美国喜剧演员James Belushi
美国资深喜剧影星Chevy Chase
已故的亨佛莱鲍嘉(黑白抠像)
莫扎特传男二号F·莫里·亚伯拉罕
罗伯特帕特里克和莎朗斯通
本质上和终结者2一样,一个父亲缺位的小男孩遇到了来自异世界的强大男人,从而补完了心灵的缺陷。每次进屋给大衣柜两枪是个挺不赖的桥段。
我觉得挺混乱的,特别是在讨论前三部电影里各死了多少人的时候
绝对被低估的 充满了各种吐槽致敬和奇思妙想之作 前提是你还愿意做梦
阿诺施瓦辛格演的哈姆雷特预告片……史泰龙演的终结者2海报……“嗨!他就是那个杀了莫扎特的!”“你好,我叫阿诺啥米碗糕”这片太欢乐了……
阿诺德·施瓦辛格当年来中国,电影频道特意播放他的电影。
特喜欢影片的创意,现实与幻想的结合
现实世界和光影世界的交错,感觉还是挺有新意的。
啊啊啊小时候在电影院看的觉得好好看的啊~~~~~~ BD 720P 12/08/19 中老年人重温,好多梗啊,优秀的剧本,优秀的创作环境,90年代真的太迷人了。23/05/02
「Are you an idiot. You make the classic movie mistake. Don't explain so much.」「I don't find this new and exciting to discover that my whole life has been a damn movie.」「I don't do fiction. Not my field. If I were you I might be looking for the other half of the ticket.」
极其有趣的后设电影,也是终结者之外施瓦辛格履历中最有意思的一部。施瓦辛格演一部电影中的电影的警探,小男孩因胡迪尼的魔术票闯入施瓦辛格的电影世界,他试图证明对方只是电影中的角色。而这个电影世界又与现实大同小异,终结者是史泰龙主演的,施瓦辛格还夸他演技一流(里面太多终结者致敬了笑死)。二次元人物与真人和谐共处,还有各种各样巧妙的互文。这样一部商业娱乐大片因为外表的糖衣太多层了(最扯的是伊恩麦克兰演第七封印),很容易让人忽略它对媒介、幻象、想象性事物的客体化、拟像社会引发的思考。影片结尾,虚构的阿诺重回银幕,第一个镜头就是眼睛。
电影人物穿越到现实世界的创意 火爆动作戏 最大亮点是十分搞笑 剧情各种扯,反派太弱 两个阿诺的互动不错可惜太短 各种吐槽与致敬
Action/Sci-Fi/Thriller/Suspence/Crime Drama
戏中戏又杂糅很多经典彩蛋的方式几乎是很多观众童年的最佳,某种程度上这才是真正的「头号玩家」。
阿诺说:这一集死的人比较少,只死了48个人,上一集119人,这集感情戏很多。哈哈
以现在的储备量重看本片更加有趣,在构筑梦境的同时还以一种商业化的戏谑触及到了电影的本质。
电影频道看的,虚幻的英雄走进现实世界,还是英雄。
蓝光重刷。“我只是个虚构英雄,而你有真实的人生”。阿诺演自己,也演他闯入真实世界的银幕形象。这种好莱坞解构自身的片子并不少,影迷男孩跑电影里和阿诺出演的系列英雄并肩作战,反向《开罗紫玫瑰》。它承认电影里的世界是虚假的,吐槽不停,然而又真诚的宣扬积极的入世观点,甚至让人幻觉银幕英雄的社会学意义已在这里说尽。电影里的世界,《终结者》是史泰龙演的,警局里有各种奇装异服甚至动画角色的警员,子弹打不完,主角不死身,男孩一见默里·亚伯拉罕就喊是他杀了莫扎特,满大街都是漂亮女人所以这一定是电影,横冲直撞杀人无算的银幕阿诺最后变得具有吐槽的人性——这是一部古典动作电影的挽歌,漫威电影的起点就藏在这种电影里(编剧有沙恩·布莱克)。麦克蒂尔南有点超常发挥,爆炸场面份大量足,无厘头和紧绷气氛的切换纯熟、自然
浓浓80’s fever重度迷影Meta movie,跨次元,打破第四面墙,全是八九十年代好莱坞名片儿的梗和彩蛋,自黑和自嘲也是相当到位,脑洞大的惊人,又把各种电影法则拿出来打岔,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拍出如此飞的片儿了,就是因为世界变得太无趣儿了。还是八十年代风物最美啊!
豆瓣是不是抽风了?!为什么我记录过的电影又变成我没看过的了?这让我很不爽!如果这部电影不到7分了,是豆瓣把你给拉下来的!
最大的看点就是在于影像化了不少人儿时让超级英雄走出银幕那不切实际的梦想或说设定。在这个设定下编剧借电影人物同“现实”互动并大开动作电影套路的玩笑,这剧情本身就有趣的很。亮点频出,史泰龙的终结者玩笑,走出银幕的第七封印,其中众多串场明星以及结尾的跨次元救援,真是感叹那个时候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