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条路很长,可是我浮躁、我静不下心、我功底差,我看得太远可是眼前都摸不着。我可能是给自己备的感情包袱太大导致的焦虑,传统的精神哲学要一点一点学回来,可是这个世界真的有太多有意思的东西了哟,我被迷的神魂颠倒......身处这个国家里是永远看不清他本来的样子吧,我又在找借口了。可是说到底,时代再怎么进步人性是不会变,或许顺着它走下去会有什么发现
198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品厂拍摄的《山水情》成了中国水墨动画片的绝唱,也成了中国动画彻底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 《山水情》:号称中国近代动画片之最。该片融入了中国的道家师法自然、与世无争思想和禅宗明心见性的灵感。杰出的水墨技法与古琴技艺无不出自大家之手。折服无数中外人士。绝对可以作为划时代的见证。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部片子成了绝唱。 这部水墨动画在国际上博得了交口称赞,日本动画界甚至称之为“奇迹”。可是也正因为艺术价值同商业价值的脱离,也使得水墨动画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尴尬。 《山水情》被公认为水墨动画至今无人超越的典范,其诗一样的气质、幽怨清淡的画面已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 (已成绝响) 此美术片导演马克宣于2015年4月6日5点15分在上海病逝,享年76岁。 --------------------------------------------------------------------------------------------------------------------------------------------------- 萬水千山悠悠兮,老少一琴絮恩情; 山巒重重似仁師,流水清清似誠徒; 風雨飄雪琴聲伴,雛鷹展翅豁開朗; 秋去春來景中韻,唯有此琴抒情懷; 一山一水涌千丈;山巅白云倾悠扬。
《山水情》是198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是中国水墨画的绝唱,是中国动画片低龄化和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步精品艺术动画。
《山水情》虽然是水墨画,虽然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但它利用水墨的搭配充分表现出了水墨画的意境美。片中的风景描写引人入胜,仿佛真的一般,但又有了人的灵动,把风景的描写和内容的表现融为一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美不胜收。山水配上笛声,《山水情》仿佛是用一幅幅绝美的艺术画拼接而成,而且每一幅都是完美的描写,每一幅的细节和内容都符合整部影片的已经。《山水情》对于山和水的描写很是唯美,尤其是山、水和天的交界处,每一个画面由简而繁、由浅入深的过程也表现出了这样的一种美感。
整部影片没有一个对话,都是管弦配乐,但人物内心的活动都透过画面展现出来,人物内心的心情也不难理解,管弦配乐的背景让人感觉到犹如一泓清泉,没有一点浮躁的做作的感觉,让观众感觉很清新、淡雅。人物之间的对话也通过山水以及山水之间的变化看得出来,人物的表情也很形象,通过他们的表情也能让观众理解他们的心情,整部影片给人一种无以表达的美感。人物之间的感情真挚而又淳朴,没有一句对话,却时时都在表达感情,人物之间的感情让整部影片充满浓浓的情谊。
中国的艺术作品一向擅长借助外界景物来表达作者的心情,《山水情》中人物心理活动的表达方式很多样,当师傅意识到徒弟需要更为广阔的天空的时候,借助老鹰抛弃小鹰的一幕来点拨以及表达师傅的心情,影片也多次借助水中的鱼儿和飘落的雪花表现主人公的心情。当师傅和徒弟要分手之前,他们乘坐小舟,河水汹涌磅礴,山石错乱不堪,流水哗啦,表达出师傅不舍得徒弟的复杂心情。师傅离开后,徒弟在山水的怀抱下继续努力的学习乐器,山石层峦叠嶂,流水静谧,迷雾皑皑,细雨纷纷,这一切都表现出徒弟弹琴的一种心境,表现出徒弟的琴技在不断的提高,能够和山水融为一体,琴声中体现人和自然合而为一的胸怀。
我很喜欢这部《山水情》。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这样的作品或许以后都不会见得到了,它是艺术品的经典。这部动画片可谓中国水墨动画片的颠峰之作,其画面之精美已经远远超越故事内涵的哲理,把中国绘画的水墨技巧发挥到了极至!因此,本片也可谓满誉满荣。
《山水情》采用了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手法,笛子缓缓发出的乐声配着洋洋洒洒的水墨层层渲染,远处的岱山近处的花草、流水、茅草屋无不向人展示着四个字“中国制造”。
看这部影片总会让人联想到很多有关山水的诗词,有一首和其同名的诗是这样写的“空山鸣翠鸟,月淡按长箫。清溪涤纤尘,云烟晕缥缈。”
摆渡少年勤劳勇敢、乐于助人、虚心向学,而这些也都显示着中国的传统思想美德。少年救下了在归途病倒的老琴师,老琴师在少年的屋里休息养病弹琴,美妙的琴声激发了少年对音乐的兴趣,少年拜琴师为师日日苦练。有一个细节,少年在弹琴的时候出现了两个意象,红色的枫叶和苍劲的竹子,象征着热情和坚韧。
老琴师表现出来的则是中国传统的恩师形象,温文尔雅,诲人不倦,他为了让徒弟的琴艺有所提高带着少年驾舟而去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并且在临行之前将自己的爱琴赠送于少年。这是典型的中国故事,简单的徒弟拜师学艺,可是通过水墨的方式表现出来就增添了无数的温情,抽象的写意营造了饱满的意境,也将人物情感升华上升。
有人说中国的山水画是中国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也是中华民族的底蕴,情调和趣味的一大融合,将借景抒情发挥的淋漓尽致。《山水情》表达的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师徒情深,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关系,是一种继续将老一辈的精神还有手艺发扬光大的温情脉脉,也是坚守两代人的文化精髓的热情。
而关于影片中的古琴,它是一个被物化的意象,其实琴它本来也就与历史渊源密切,它集中国传统文学,美学,哲学,音乐精华之大成,意境思想深邃,琴是我国最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和传统文化一起发展一起成熟。影片中没有对话,情感的表达就全部交给了背景音,从一开始的笛声到最后的琴声,情感一路上升。
在影片的最后,师傅离开,少年不舍带着浓浓的思念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抚琴,山石错乱、水波荡漾、孤帆远行、细雨蒙蒙、飞鸟腾空,少年手里的琴和自然合二为一,琴艺突飞猛进。
《山水情》整部作品更像是一首配乐诗,浓浓的诗意使作品远离了商业化的标签,展现了中国的古典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动画作品,值得一看。
热泪盈眶。因为这意境悠远的故事,更因为一种漂泊游子的归乡之情。
我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品味到如此浓厚纯正的中国文化是什么时候了,虽然也会看一些古诗词,但那些太遥远了,而且诗词的体裁体量受限,不可相提并论。我们只谈现在。
自近代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人正越来越多地忘记属于自己的文化,文人墨客多有自贬情绪。影视方面的评价权话语权更是长期掌握在欧美手中,完全可以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文化都难免对欧美的权威有所迎合,这几乎是一种不自觉的事情。
港台、日本、韩国或者其它国家与地区都有过电影兴盛的时段,而那些有代表力的好作品其实不也还是经过欧美体系的认可后才为世界认可的吗?
我们虽然一直在提倡文化自信,但我一向看不上这句话,自信从来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欢强调。事实上在当下的中国几乎完全看不到文化自信的影子,自卑、自大、傲慢、小人行径倒是屡见不鲜。
至于艺术作品,看看电影圈已经烂成了什么鬼样子。时至今日我对我们国家文化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失望透顶。大国风度、华夏文明,我一样都看不到。实不相瞒,我甚至因为这种失望考虑过是否要移民,我死也不想看到自己的精神被这样重重封锁。
然而人总是对故土有无穷眷念,受着中华文化的滋养长大的我不可能将它割舍。在中国大陆看不到好的艺术,只能在东亚文化圈中寻找一些慰藉。
港台与日韩的电影有很浓厚的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气息,但是一来那不是最纯正的中国文化,二来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让一些古韵无处容身,三来绝大多数作品还是会下意识迎合欧美权威。所以看这些作品虽然能聊以慰藉,而且必须承认里面有很多十分优秀的作品,但是心里总有一块地方填不满。
直到今天看到了《山水情》。
画面、音乐、意蕴、内核,每一处都是中华文化精髓的凝练。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去形容它,以我现在的水平,我能说出任何一句话之于这样的作品都是累赘与苍白。如简介里所说:其诗一样的气质、幽远清淡的画面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完完全全属于中国的作品,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制作出这样的作品。我深切地感觉到自己多年漂泊的灵魂回到了它的故乡。而不仅仅只是看东亚电影时感叹一句:还是东亚的电影看得舒服。
有这样的作品,我才会意识到我对这片土地怀着多深沉的热爱;我才会相信我们真的有着世上最珍贵的传承;我才会愿意为一种精神去燃烧我的生命。
悠悠华夏,本该是这种模样。
而且这是一部一丝一毫都不曾迎合欧美权威的电影,不仅是欧美权威,它没有迎合任何事物,可以说这是艺术在技巧之外至高无上的品格。
除此之外,《山水情》最取胜的地方应该是内核,深远的触及世界本质的内核,那种意味似乎只有中国才有,细想又觉得该是世界共通。只能用天人合一来形容这样的境界了。
中国要是能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制作电影,完全可以在欧美体系之外构建一个由中国主导的世界艺术体系,对世界影响深远的正在逐渐失落的东亚文化才会真正得到传承。到那时我才会愿意承认中国是真正的大国,真正担当起了属于它的责任。
我在外面也见过很多美景,遇见很多美好的事情,每种文化都有它的特色,其中有很多都让我欣喜。然而,他乡再美,终非吾土,何日时归年?
只希望在我死前能见到这一天吧。
仔细看,指法竟然都对,那时动画人的一丝不苟啊,巅峰之作。
在国际上获奖的国产水墨动画。本片也是中国动画衰落时期的佳作,全片没有一句台词,甚至没有实际剧情,但此时无声胜有声,优美的画卷,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神作。做capstone偷闲看,却泪目不已。这不知发生了多少次:天地苍茫,得知己一人,倾心相交,杳然而去。可我得到了,从此见山水如见你,历世界如见你(写到这又泪崩了)。水聚云散,生命之河。
绝赞!这才是中国的动画。山水画的笔底,古筝的音奏一曲山水情!一颦一皱,捋须,指拨琴。高山流水雪消融,一叶扁舟,鱼戏水,还有那鹰击长空。都如此传神逼真。长镜头和空镜头下的含蓄和意蕴,飘渺而无常。禅的味道。满分推荐!
中国水墨动画学派最高成就
1988年,中国水墨动画的绝唱!一秒一幅上百万的国画大师的水墨画,对准原幅背景进行拍摄,再与逐格拍摄的动画镜头相合成。留白处处颇得国画韵味,意境清远悠然,淡而雅,而在“惜别”的高潮段落,更是采用国画大师现场作画,摄影师现场拍摄的手法,再与动画镜头合成,使短片充分显示出艺术家们笔情墨意带来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加之古琴配乐清雅深远,师徒琴技,怅然离别,冷灵万山雪,清泉石上流,曲径通幽,高山流水、此中有真意,实在万言不及,妙极,妙极!9.5
中国水墨动画巅峰和代表作,写意之极
水墨与古筝,古朴与悠然,诚挚与忧伤。
盛特伟,吴山明,龚一,绝对是难得的强大组合,果然琴有远思,墨分五彩。故事特别像是高山流水的一个欢喜的结局,有知音有传承,无奈《山水情》却成了人们心中的天鹅绝唱。
一次邂逅、一段情,免不了的却又是离别……上美的经典!技术、艺术、意境的集大成,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弹琴的指法,对水的描绘都太凶残了,帧数对于普通的动画都已经算得上奢华了!再加上那没法形容的配乐!我们也有过好东西啊……
恬淡悠远将道家思想融入,赋予了电影哲学思辨的色彩,再辅以古琴的乐音,中国山水绘画的高远清幽意境达到极致。只可惜也成为中国最后一部水墨动画片,2006年法国安锡动画节评出一个世纪以来一百部动画代表作,本片是唯一入围的中国动画。
绝响
此片只应天上有!
特伟绝对是建国后中国最伟大的动画导演,没有之一。《小蝌蚪找妈妈》、《牧笛》还有这部《山水情》,都是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辉夜姬物语》的致敬也不过得其皮毛。这个短片的意境和情怀,不输史上的国画名作。
咱们自己的动画那么有味道,为什么要让它成为绝响?
水墨动画巅峰之作
感谢全大师的豪华制作班底,为国人留下了这部水墨动画的广陵绝唱,每每重温,不觉热泪盈眶,感极涕零。中华古典文化审美之境界二字,非朝夕可识之,然其内涵所赋予人之共鸣,普遍地存在于国人精神之中。我已不愿用过多言语来赞美这部动画的伟大之处,就像片子本身内容所表达出的那样,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秒一幅上百万的大师级别的水墨画,总共是19分钟,折算下来就是1140幅,每幅就只算一百万的话,就是11亿4千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斥巨资”!好莱坞,你们都弱爆了!!!
1988年的动画已经到了这个水平,让什么喜羊羊熊出没情何以堪!
老琴家关于衰老的忧郁、少年寻师不见时的恐慌,在传统叙事中“知遇”主题的故事里都是很少看到的,这使《山水情》有了一丝长大成人的现代寓言意味。末段音乐一段激烈的拨弦,不知道是不是虚写对弑父恐惧的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