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由姜大卫雷力看青少年情感
人的境遇不同时,所穿着的衣饰往往也随之变化。影视作品里,少年得意就穿白衣,银鞍照白马。前提是一个潇洒漂亮的好儿郎,长身玉立,精瘦洒脱——胖子不好穿白衣的:白狗身上肿,让人看了忍不住发笑——姜大卫一出场就是这么个艺术形象。少年侠客,跨在马上,手持双刀,十步杀一人,脑袋一扬,目中无人的样子就似乎一个拿了第一名的儿童。中老年人取得成就,闷声发大财是坠吼的!年纪老起来,被世界揉搓惯了,晓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说大话惹人笑话,就只得矫枉过正,事事加倍谦虚;也有些财不露白的意思在里面,叫人枪打了出头鸟,不是玩的。年轻人不一样,盖是年纪小,心胸坦荡,不晓得世上竟有人——甚至大有人在——见不得别人好。
姜大卫的雷力叫人算计了,仍是十分要强的,紧抿嘴唇,自断一臂。噗的一声血肉横飞,蕃茄酱四溅,刚才还与之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手臂瞬间被钉在树上。现实主义的惨!这一刀分开了他的躯体与手,并分开了他的前后半生。骄傲的美少年瞬间变成一个残废。白衣服滚在地下,又是土又是血,姿势极其不体面地蠕动着逃走了。但是其此时姜大卫表现出真情实感的惨烈就能使人忘记这种狼狈,加上其额头汗出如浆,紧咬牙关声声哀鸣,面目扭曲杜鹃啼血,观者同情便多过看见美少年失掉偶像包袱的尴尬。
再见面断臂已成枯骨,姜大卫的白衣换成了黑衣。契诃夫写《海鸥》中的玛莎成天穿着黑衣裙,旁人问她,她说:“我为我的生活戴孝。”姜大卫也戴了同种的孝,伶仃着一只手,穿着黑衣当餐馆服务员,满脸不甘心的郁郁寡欢。好比浅水龙落在沙滩,也不晓得掩藏,明目张胆地不快乐,是一种青少年的情绪。成人的不快乐擅用自嘲与客套遮盖,油浸泥鳅,不着痕迹地滑走了。而姜大卫委委屈屈地杵在原地,心里波涛汹涌,面上形销骨立挺得笔直,笔架山了!
危急关头姜大卫终于快要忍不住出手,原是他的理论上的红颜知己——感情上更像是妹妹,因其二人自始至终没有碰撞出任何爱意的火花——遭到反派的调戏。姜大卫自从吃了屈,一蹶不振不敢再动手,也是其情感与思维模式幼稚且真挚的体现之一。仿佛撞了玻璃幕墙的雏鸟在左近徘徊,没有勇气再近前,只能咬碎银牙,跪地求饶,心里的气发不出,手指硬生生把石阶抓出几个窟窿,正让狄龙的封俊杰看见。
巧也巧了,雷朋友的一举一动都被封朋友尽收眼底。美强惨设定历来是最吸引人的,英雄惜英雄,美人爱美人,封朋友既是英雄也是美人,鲜衣怒马的少年侠客,走路带风,正坦荡得意,春邀灯火上红楼,偶然逢着一位遗世独立的落魄倔强小英雄(小美人),就此落脚不走了。加之知道了对方就是雷力——同样是用双刀,封俊杰后起之秀,焉知雷力当年名震天下时不是封俊杰的爱豆?多少也是心中暗自引为(未来)知己的人。于是封俊杰并不在乎雷力已经残疾,只道天下其他人都多长了一条胳膊。
又是递手帕,又是睡绳子,开开心心地眉来眼去,封朋友句句话说到雷力心坎里。大龄儿童雷力终于等来了一个明白自己的人,打开心扉笑逐言开:“其实我这一年多过得很不开心…”你说说,这些肺腑之言他对本片名不副实的女主角芭蕉吐露过吗?可见其赤子之心:你心里明白我,我才和你说真心话。雷力忙不迭与封俊杰毫无保留地称兄道弟、生死契阔。生活又有了光!两个人牵着手,封朋友笑吟吟看着雷朋友:“我也封刀不提武事,我们到太湖边上务农去……”可谓塞上牛羊空许约。谁料太湖边上容不下你们这一对。
要说反派boss确实老辣,雷力被蒙在鼓里,尚且断臂。封俊杰上虎威山庄前好在是遇见了雷力,又见龙异之与陈庄主各色吊诡表现,知道受了当,也自然不肯断臂求生,要跟boss拼个你死我活。你想想,对方是一个老辣且严密运转的庞然大物、黑暗机器,无数人等参与其中,搅和成一种名为江湖的陷阱。你呢?你单枪匹马,只有双手双刀。你的俊俏聪明本领高强于事无补,只能白白给他们吞吃。啊,黑暗的成人社会!反派一刀劈下,封俊杰大叫一声就此殒命。而此时的雷力还不知道自己新生活的希望已全部破灭,在小酒馆里痴痴地翘首以盼:是不是封大哥要回来了?
知道封大哥不会回来的那天,雷力换上白衣服,踽踽独行去了虎威山庄。一条袖管在空中飘。这个白衣又与开头的白衣不同,这是隐忍悲壮的白衣,风萧萧兮易水寒的白衣。咬着牙,白盔白甲的革命党冲锋陷阵。一个人对抗全世界,孩子话!(《对万国宣战诏书》一类除外)但是雷力做了,杀红了双眼,杀得尸横遍野。大boss出来:“就凭你为他报仇?我看你是要陪他一起死!”雷力委屈又悲痛地瘪瘪嘴,眼泪在眼圈里转:“我…我就是要陪他一起死!”一顿决绝砍杀。亏他练就了左手的绝技,在不快乐的生活里学会的本领救了他,也给封俊杰报了仇。
封俊杰的墓在转场中闪过,三春白雪归青冢。雷力呆呆站在一片狼籍的死人堆里,一只白袖管仍旧兀自甩在风中。报仇雪恨的血气还没有退去,失去封俊杰后的空茫与凄凉也只是刚刚涌起。长桥的另一边小妹妹芭蕉才急急赶来。一切尘埃落定,但是斯人已逝,永远不能再遇见一个使双刀的封俊杰。他只能悲悲切切地瘪瘪嘴,甚至来不及大哭一场。
2 ) 年轻的姜大卫和狄龙
1971年,狄龙25岁,面容俊俏,英气逼人,白衣黄衫,剑眉朗目,笑容清新。
1971年,姜大卫24岁,英俊少年,或狂妄不羁,或深沉忧郁,那份眼神和姿态像极了另一个香港影人——梁朝伟。或者我们应该说梁朝伟像极了年轻时的姜大卫。
印象中的狄龙是40靠后的模样了,有点老态和凄凉的感觉,可能最糟糕的是他的秃头。这点倒不如郑官来得干脆,戴一顶假发,倒也是年轻的模样。
老了的狄龙,顶也秃了,背也躬了,脸上的肉也松了,眼神沧桑了好几十倍,身形也蜷曲了。
怎想得到当初徒手翻身上马的修长少年,回眸一笑的感人。
只记得当初是在中央六套的电影预告中瞥见一眼姜大卫年轻时的眼神眉目,顿觉与梁朝伟很像。想到TVB电视剧的老生曾经如此俊朗,深深地震撼了我。因此在看《新独臂刀》时,那个白衣少侠出来的画面,到未有多大震撼,倒是有些遗憾,姜大卫的脸到底不若梁朝伟来得触动人心。
倒是狄龙,血气方刚,风流倜傥,身材修长,给人分外清新的感觉。真当是由几百分的欢喜啊。不过这拦腰死死得真当是惨。好好的长手长脚就这么分家了,真可惜。
早期内景到底还是来得简陋,但是张彻的镜头语言,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点。他很擅长塑造悲壮的气氛。纵深控制得很好,景深镜头多,就将环境的整体效果拉长拉大了,还增强了神秘的气氛。
有那么大魄力的远距离推拉镜头,打得真是太精彩了。杜琪峰和吴宇森的英雄喷血情结也总算让我看出个渊源来。张彻对于打斗的直接和间接处理真的太漂亮了。
原来那么早的武侠片就这么好看。张彻到底是大家。
3 ) 杀死自己是多么困难
新独臂刀有一种古典戏剧的味道,从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做是张彻非常成功的作品,我很庆幸这部电影的主角是姜大卫,这样可以比较得早或者注定要分析这部电影。
古典戏剧的一个特征便是三一律,用百度哥哥的说法如下:
“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我们先来看时间和行动:
1.雷力断臂
2.遇见封俊杰
3.雷力报仇
大事发生的地点:
1.龙异之的地盘
2.雷力的避难所
矛盾吗?其实露出的匕首就是我想说雷力和龙异之是一个人。那么摘录看看人物:
1.雷力
2.龙异之
3.封俊杰
4.芭蕉
这么罗列的目的还是只有一个,雷力是龙异之的过去,而封俊杰则是芭蕉的升级版本,他们共同完成这样一个命题,那就是像雷力(龙异之)这样的人如何存在。
看原著就知道其实雷力很快就发觉有人在诬陷他坠入失镖的阴谋,但是他不想辩护,他想的理想结局是对方磕头恳求,那么他非但可以帮镖局人出头还可以分文不取。
他要的是名,他认为他练好了武功便可以使得一切变得理所当然。
其实这一点龙异之同样是这么想的,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用了一定的篇幅描绘了他细致设计武术套路刻苦钻研杀人业务的场景,也就是说他同样是“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信徒,撇开正邪不谈,他无论是砍下了雷力的胳膊还是封俊杰的脑袋可谓单打独斗堂堂正正,明刀明枪英雄好汉。
龙异之和雷力的不同在于善后。少年人喜欢的是一飞冲天,至于降落基本属于被击毙之后的事情,所以不会纳入飞行计划,而老年人想的是下次再飞的可能性,所以不在地上燃起篝火烧上粪堆是不会哪怕只是轻轻跃离地面。龙异之用话拿住雷力不得不砍下手,龙异之用话撩拨得封俊杰忘记自己有三两三还是三两四,都是因为他不如对方有那么多的再来一次,再拔一次刀,再砍什么仇人头之类的慷慨激昂。
雷力在酒馆里苦苦思索的并不止是如何长出第三只手,更多地就是发现龙异之和自己的确业务上有很大差距,更多地也许思索就是如果自己避开了这些肯綮,自己完善了这些缺陷,哪怕自己没有了一只手,是不是可以和龙异之抗衡或者取而代之呢?直到他遇见了封俊杰。
封俊杰总不是雷力了,不是说是芭蕉的升级版吗,他们其实还是雷力的一部分。如果说龙异之代表了雷力恶的一面(强),那么他们就是他善的分身(弱)。芭蕉的关心之所以让雷力只是动容而不能动心,除了雷力实在见惯市面(雷力不吃惊有女孩子会对他有非分之想和不切实际的热衷)之外,就是芭蕉所代表的光明是那么弱小,甚至雷力断臂之后也能拯救她于宵小四手四足之间。直到封俊杰出现之后,善似乎也变得有力量了,善甚至可以拯救什么了。
雷力微笑了,他觉得他不必再为龙异之的事情苦恼了,因为善同样是一种力量,所以他几乎是感激地说:封大哥,我一直不快乐。那么他快乐的是什么呢?一段友情?又有人看得起他了?可以开始一段新生活?我觉得是他觉得可以远离恶的诱惑,他可以停留在龙异之的蒙昧状态,他既然已经失去了手臂,又看见了善的力量,也许他可以不必为恶了。
可是封俊杰死了。
龙异之就像还魂的鬼更狰狞了,雷力这次连龟缩的地方都没有了,也就是说他必须面对抉择,要么把身上残留的善阉割掉,要么让善像病菌那样继续让他虚弱下去:千秋万载,挥刀自宫。当他单人只臂一把刀杀上独木桥的时候,他变成了阿修罗,他完全忘记了曾经在脑子里有的太湖啊,阳光啊,他毅然杀入黑夜的深处,龙异之并不是死于第三只手,他只是恶遇上了极恶。
命运是残酷的,残酷就在于雷力一个人虽然沾满了血但他活了下来,接下来的救赎在哪里呢,接下来的封大哥又要有多强可以把他从黑夜的深处拖出来呢,电影结束了,因为这是不可能有答案的结局。
回到开头,古典戏剧一般以悲剧有大震撼力,因为那是无望而又宿命的,而且还是在你积极努力之后,这就是新独臂刀所带来的效果。
姜大卫没有了少年的那种希望和亲切,他完完全全被血吞没了,幸好哪怕是在他的电影里,这样的机会也不是很多。
4 ) 提携玉龙为君死
巴蕉想讨家里的好刀送给雷力时,巴铁匠说雷力少了一只胳膊难免遭人欺负,可他现在只是遭人欺负,要是他有把好刀,就要死在他人刀下。
或许巴铁匠也曾是江湖中人,才能一语道破其中龌龊。君子无罪,怀璧其罪,雷力当年恰恰是因为手中鸳鸯双刀才失了一条手臂。彼时雷力年少骄狂,名头响亮,江湖对他来说不过是天高海阔任我行,除了双刀和一身武艺什么都不放在眼里。那时他独身一人却不孤独,世界蛮小的,刚好能放下他的双刀,也容不得半点儿委屈。给别人冤枉了也懒得解释,亮出双刀就开打,刀在御人而非人舞双刀。龙异之就是要利用年轻人的骄傲打败他们,维护自己武林霸主的地位,把将来潜在的对手扼杀在萌芽阶段。雷力败了,自断一臂退出江湖。外有世间冷暖辛酸,内有心魔作祟,江湖不曾放过雷力,雷力又何曾放过自己?巴蕉和饭店老板关心雷力,但他们不懂雷力,药不对症徒增疼痛。雷力的世界突然间变得很大,大到装得下屈辱不甘,盛满了苦闷挫败,全是曾经的雷力不放在眼里的东西。这样庞大黯淡的世界里,雷力很孤独。
封俊杰就是这时照进雷力视野里的。不得不说张彻选人极好。24岁的姜大卫单薄瘦削,长了一张棱角清晰的脸,即使和芭蕉站在一起,也自成一副形单影只的模样。小姜站在那里,就像一柄刚出土的古剑,你猜他当年必是寒光厉厉,你也见他鞘上累累血痕。而狄龙意气风发眉目清朗,身板儿如山岗。一看就觉得他的未来天大地大,前程如他胸膛臂膀般宽阔平坦。这样的封俊杰,生来就是行侠仗义的。狄龙又偏生了一张娃娃脸,笑起来满目纯真天然。天造地设的好少年,明月清风都由着他。
封俊杰的意气风发是雷力避之不及的,一方面封俊杰一眼就看穿了雷力有武功,另一方面封俊杰的双刀刺痛了他。雷力在断臂的两年里一定无数次地想假如自己没有失败,假如自己还是身怀绝技的少侠会是怎样,这种不能成真的假如一遍遍鞭挞他。但这些“假如”完美地投射在了封俊杰身上。封俊杰广阔敞亮,他的坦荡与生俱来。他有雷力被斩断的一切,双刀、前程、一身豪气。但他对雷力说这些我都不要了,等我回来就弃了双刀,我们放下武林纷乱去种田好不好。到这一步,雷力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双刀也好武林也好,都不重要。什么是知音,以我心换你心,这是雷力跟封大哥换来的坦然。雷力放下了,他的心也活泛起来了。
可惜知音难得,好梦易醒。雷力刚刚放下手中紧握的过去,他的未来就再一次被斩断了,被人生生斩成两段。广阔天地间,哪里能再觅得一个懂他的到也懂他的心的封俊杰。于是我们看到了影视上最委屈的复仇刀客,明明一人砍翻了整个虎威山庄,却眉目藏泪撇着嘴说我就是来陪封大哥一起死的。江湖亏欠了他,生生夺走他的双刀,他好不容易找到比双刀更珍贵的东西,却又让他陷入了无尽的寂寞。
雷力说我是个店铺的伙计,从前的事我再也不愿提起。
雷力说我要为他报仇,我要为他报仇,我要为他报仇。
有了拔刀的理由,雷力的鸳鸯刀才有了意义,不是刀御人,而是人用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太湖务农是不能够了。故事有尽头,人间可有归期。少侠豪气凌云,白衣猎猎如旗。为报与君相知,提携玉龙为君死。封俊杰,你可知晓?
5 ) 话说独臂刀
如果武侠世界里也有残奥会的话,独臂刀客绝对是其中一支重要的代表队。
1967年,导演张彻拍出了香港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百万港币的电影《独臂刀》,“张百万”自此得名。由张家班第一代弟子王羽主演。由于这部电影的大获成功,1969年又拍了它的续集《独臂刀王》。
1970年,在邵氏成名的王羽改投邵氏当时的死对头嘉禾公司。用武侠世界的说法,此举迹近“叛出师门”。但张导演的独臂刀系列并未因此画上句号。1971年,由张彻的第二代弟子姜大卫狄龙主演的又一部以独臂刀客为主角的电影上映,这就是直到2004年,仍获戛纳电影节大会邀请参展的《新独臂刀》。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
雷力、封俊杰,两个初露锋芒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都使双刀,都败在老奸巨猾的所谓前辈大侠龙异之专破双刀的暗器下。电影开始,龙异之诱骗鸳鸯刀雷力与他决斗,赌注便是谁输了就自断一臂退出江湖。全无防备的雷力被暗器所伤,自断一臂,成为小饭铺里沉默的、任人欺凌的伙计。直到结识双刀封俊杰,肝胆相照的情谊才让雷力脸上重新出现了笑容。但雷力没能劝阻封俊杰单人匹马赴虎威山庄与龙异之比武,封俊杰的双刀和当年雷力一般败在同样的暗器下,更遭腰斩惨死。
雷力闻讯提刀杀入虎威山庄,龙异之对着当年的手下败将冷笑道:“当年你鸳鸯刀驰名江湖之际,尚且败在我的棍下,如今你凭什么替他报仇?你是来陪他一起死,不是来替他报仇的。”然而他低估了悲愤欲绝的雷力几乎就是一心求死所爆发出的力量,在对决中雷力急中生智,单手三刀破了龙异之的暗器,砍下龙异之一臂,把他杀死在封俊杰墓前。
这部电影中,兄弟之间的忠肝义胆和深情厚谊是整部片子的主线,这一主题从此在张彻的镜头下发扬光大,对香港电影的深远影响一路绵延至今。不光是张彻多年的副导演、嫡传弟子吴宇森深受其影响,在林岭东、杜琪峰等导演的作品中,那些对阳刚、暴力、情义浓墨重彩的渲染,追根朔源下来,源头正是张彻。
再说离开邵氏的王羽,有趣的是,这位所谓“叛将”,却半辈子都没有摆脱独臂英雄的情结。转投嘉禾的开山之作就名叫《独臂刀大战盲侠》。1976年,两位演过独臂刀的演员王羽和姜大卫还合演过一出《独臂双雄》,这两部电影都为王羽惹来了邵氏告他侵权的官司。两场官司过后,王羽改练独臂拳,又拍出《独臂拳王》、《独臂拳王大战血滴子》、《独臂拳王勇战楚门九子》等电影,拍足十几年。
与独臂刀有关的电影,还有1994年李仁港导演的《94独臂刀之情》,1999年徐克的《断刀客》。其中《94独臂刀之情》,不但请到当年扮演雷力的姜大卫扮演主角汪宁的父亲,片末汪宁一身白衣自断一臂的画面更和《新独臂刀》如出一辙,是公认的致敬之作。
即使时间已经走到另一个世纪,即使数十年时光如水飞逝,至今,说起“独臂刀”三个字,心里最先跳出来的的形象永远是:雷力白衣染血一脸决绝地站在长桥尽头,单手持刀,另一边空袖飘荡,整个人削薄如刀、锐利如刀、凛冽如刀。那个场景,是独臂刀电影系列中最具代表性、最动人心魄的画面——没有之一。
6 ) 残缺美的血性男儿 ——简评《新独臂刀》的雷力形象
导演张彻作为香港新派武侠的旗手式人物,在剧情的设计上不同与以往,而是采用了更为简洁明了的方式,奔放热烈的阐释现代“侠义”:正义英雄受到陷害,经由破釜沉舟而终以暴制暴、杀敌报仇。其中,独臂这一形象更是被后世所效仿,如马荣成先生创作的《风云》中,步惊云同雷力的命运惊人的一致,均是被奸人所害,断掉一臂,而后卧薪尝胆,杀敌报仇。不得不说,张彻为后世提供了一个经典的武侠模板。
在《新独臂刀》中,断臂的雷力这一形象有着特定的含义。
首先,断臂代表着雷力男性尊严的缺失。萨特曾说,人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里会感到疏离。当断臂后的雷力在小酒馆里当伙计时,他沉默寡言,冷淡疏离,身边的一切都仿若与他无关,正是因为人格构成中尊严部分的丧失,才导致了雷力的沉沦。此外,当巴蕉遭到虎威山庄的人调戏,雷力的两声“放开她”显得格外有深意。第一声时,声音雄浑,充满震慑;而第二声则软绵无力,乞求之情不言而喻。中国历史上的血性男儿,均坚持着“士可杀不可辱”的原则,将自尊放在人生准则的第一位。 影片中,由于断臂之战,雷力不仅丧失了尊严,而且丧失了男性的信心和血性,他认为自己无力保护他爱和爱他的人,他深深地堕入了人生的谷底。因而,第二声“放开她”,将他内心深处的愁苦、压抑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次,断臂代表着雷力的性格缺陷。龙异之同雷力的大战影片中共有两次,分属开头和结尾。这两次战斗中,雷力均身着白衣,不同在于:第一次时,雷力狂妄自大,心高气傲且行事轻率,这是他的陨落之战;第二次时,雷力则沉稳坚定,这是他的回归之战。两次战役态度的不同固然是因为缺少臂膀后的凤凰涅槃,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将那只手臂理解为雷力骨子里的性格缺陷,譬如虚妄等。龙异之挫败了雷力的傲气,使之斩下手臂,正因为缺少了那些阻碍雷力发展的性格问题,他才能破釜沉舟,在新愁旧恨的刺激下杀死龙异之。
最后,断臂代表着女性即家庭的回归。有很多人认为在张彻的电影中,女性角色无足轻重,比如雷力和封俊杰结为兄弟之后,雷力伸出唯一的手臂搂住封俊杰,而将那只空衣袖给了巴蕉。都说男人之间是手足情深,将手臂给了封俊杰自然表现出他们之间深厚的情义,而将空衣袖交付巴蕉,则是他将自己的那份脆弱交予她。巴蕉在雷力身陷囹圄之际,向他提供了女性或是说母性的特有的关怀。所以,巴蕉拉住了空衣袖,实则是弥补了雷力内心的缺失与需要。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会将家庭看得很重,在失魂落魄时,家是最好的避风港。所以当大战结束,巴蕉站在桥的另一头等着雷力,这也说明了在经过无数的痛苦与折磨后,心的归宿是家庭,断臂所造成的缺失需要母性的关怀来弥补。
总而言之,《新独臂刀》中的雷力如杨过一般,充满了残缺美,但也因为这非同一般的美,赋予雷力这一人物形象更多的内容和更深的层次。
我……我就是要陪他一起死!史上最伟大的跟风片没有之一
狄龙和姜大卫少年时期真乃绝代双骄,张彻很敏锐很穿越地洞悉到两位秀色可餐的正太是香港武侠史上难得罕见的BL素材,于是将兄弟情描写得堪比爱情又胜似爱情,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仍可以满足广大腐女的无限遐想。
嗯,姜大卫那委屈的表情真是可爱死了,嗯,他那一身白衣服,杀了五六十个人还是白白的,真是讲卫生的好少年啊……
两位爷真是俊美得令人目眩啊 太湖双宿双栖的梦也是出于这部电影
喜欢那时候的电影,虽然在今天看来粗糙,但在那个没有CG的年代,导演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获得电影的乐趣,这种匠人的精神值得传承百年
雷力对着封大哥的时候毫无霸气啊只会低下头娇滴滴的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还来两次;原来真的有借鉴金庸,所以张彻是故意配的西皮吧,一个断背,一个坐绳索,《神雕侠侣》基情版啊;早年武侠片真是受日本武士片影响很深,与后来新武侠的飘逸和暴风雨式剪辑,张是实打实,阳刚十足,居然看的毫不费力
“你还当我是朋友?”“我当你是兄弟!”“等我从xx山庄回来,我们去太湖边务农!” “其实我一直都不快活,但是现在~~~~~” “我~~~~我就是来陪他一起死!” 。。。。。。。。。。嗯,总之很强大,OH YEAH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符合一条恋爱真理:我爱上你,是因为你在千万人里发现了我,又在我平凡的外表下找到了真挚的灵魂。
腐女们要见着了,定恨自己生不逢时:两个潇洒男儿惺惺相惜眉目传情,断袖少年为另一个汉子绽放笑容,应诺退出江湖一起务农,最后更为他舍身赴死,单刀砍出几百具尸体……张彻不愧是吴宇森师尊,老吴也就把刀子换成打不完的子弹。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
2人深情对望“封大哥!”“雷兄弟!”。过一会2人又深情对望“等我从虎威庄下来,我就封刀不提武事,我们去太湖边双宿双栖去!” 受不了!这尼玛什么独臂刀!明明是断背刀! 几乎每次看武侠片姜大卫的名字后面都要跟着狄龙。。。可是张彻好绝情,为什么每部电影里最后都不让2个人在一起T_T
看了大家的评论我是明白了,原来这江湖血雨腥风,而最深默的悲哀终不过是狄龙和姜大卫永远无法在一起...
初次看张彻和狄、姜合作的电影,配乐一流。但原来真的有一种东西叫与生俱来:张彻的血骨、狄龙的高贵、姜大卫的倔强。“我…现在就陪他一起死!”这句话听到落泪,刻骨铭心。群雄逐鹿、尔虞我诈的武林纷争导致两个美少年心中永恒的太湖梦碎。我恨!
张彻和倪匡特别崇尚复仇题材的影片,独臂刀系列所围绕的母题都是隐忍与仇恨。最后一场打得超级精彩,虽然动作和拍摄技巧由于年代的关系变得有些粗糙,但是那想象力和场面设计确是让人激动万分的。一只手使三把刀,牛逼!!!经典台词是:“你让人去发个帖……”这段戳到我笑点了。
仍然是BL,仍然牛逼闪闪。张彻好绝情,为什么每次都不让狄龙和姜大卫在一起......
太湖双宿梦未成,一身白衣附君死。尊叔的小媳妇样,好想去欺负他,两位爷,捂心口……我……我的狄姜魂
什么独臂刀,分明是断背刀。
断臂所以绳子锁不住,刀被拨走不会慢一招。三刀循环到了小龙女重阳宫独对四将,百刀如麻雀才叫精彩;第一场戏谷峰句句留余地却送刀、射手,真好戏;狄龙是眉目灵犀,与子成悦。姜大卫傲娇了一辈子。
资深腐女李碧华钦点的基片是刺马,如此说,该片更基上十分,他约他携手归隐太湖,岂非西施范蠡?神雕中小龙女沉疴难愈,杨过也是许她这般躬耕田园的愿景,断肠崖殉情,杨过捱了十六年,雷力呢,翌日便单刀亡命,要“陪他一起死”,竟不愿独活了!男人间的羁绊,原可缱绻缠绵之至,腐女恐怕不会懂得。
因为在录像厅、电视上、碟片上看过未修版的修复版的……对故事实在太熟,再在大屏幕上看,很多情节真·无法直视。我理解观众一直笑场,我自己都特么笑了。「太湖鸡鸭空许愿」那段简直不能忍。张导的配乐也很抢戏。但就这样也还是好看。片子放完了观众集体鼓掌……我说法国佬你们是真心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