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丁丁战猴王

动漫大陆1980

主演:内详

导演:胡进庆

播放地址

剧照

丁丁战猴王 剧照 NO.1 丁丁战猴王 剧照 NO.2 丁丁战猴王 剧照 NO.3 丁丁战猴王 剧照 NO.4 丁丁战猴王 剧照 NO.5 丁丁战猴王 剧照 NO.6 丁丁战猴王 剧照 NO.13 丁丁战猴王 剧照 NO.14 丁丁战猴王 剧照 NO.15 丁丁战猴王 剧照 NO.16 丁丁战猴王 剧照 NO.17
更新时间:2024-04-23 15:02

详细剧情

  丁丁看孙悟空大闹天空的动画片正起劲时,关掉电视机来到书桌前认真做起作业来,猴王不满丁丁不将他的精彩表演看完,从电视机里跳出来欲问个究竟,丁丁解释说每天都会按时做功课。猴王不懂何为做功课,丁丁又解释做功课是为学知识,知识就是科学,并讲科学的力量巨大。  猴王一听不服,认为世间没有什么力量能大过他,说话间,他因棒打代表科学的“金钥匙”一个不小心进入一道化学工序的流程,幸亏丁丁及时出手,他才没被弄成肉酱。但猴王并没因此甘拜科学下风,丁丁为让他输得口服心服,带上“金钥匙”同他来到外面更为宽广的地方一比高低。

长篇影评

1 ) 科学和理性离我们实在太远

此片雷人点真是不胜枚举,主人公的名字叫丁丁,竟然是1980年的儿童科普片,号召像科学进军时代的产物。真是连伪科学片都称不上,里面的金钥匙无所不能,而一套看上去只是些冷凝管、电子管,烧瓶烧杯所组成的化学设备,竟然能轻易的把孙悟空拆卸成了分子状态,还能再拼起来,而且对里面的神迹什么解释都没有。人家伪科学片里可是至少会使用科学原理来证明自己的正确的。纵观全片,为了显示科学的无所不能,特意安排与猴王斗法,但用的还是民间传说中,斗法宝比法术的那一套。不讲什么科学原理,只是呈现此法宝的力量有多大,开山劈石,撒豆成兵。唉,里面种种的神奇,科学怎么可能办到。最让人看着寒心的,科学真正的“法宝”,讲究逻辑思辨,推崇理性思考,这些真正的精髓,里面却是一丁点也看不到的。

2 ) 很傻很天真和自豪感

提倡爱科学没错,可是硬拿神话里的人物来开涮就像个笑话了。 看这片的时候还小,但已经感到满身寒意了。什么感觉呢?借用流行语来说就是—— “很傻很天真”。那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就被诸如罐头盒之类的小玩意给打败了;纯熟运用高端科技、会开飞船的的丁丁,在结尾时做的课堂作业竟是加减乘除…… 想起另一个多年前看的小品,说孔老夫子带着颜回和其他几个弟子时空穿梭到现代,在一片耕地上遇到几个年轻农民姐妹。几个姐妹自豪地向古人们介绍拖拉机,无知的颜回不明白:“ 什么鸡?一天下几颗蛋?”伴着演员们夸张的戏剧式的弯下腰的笑,孔老夫子顿觉失了面子,忙训斥颜回闭嘴。于是农民妹带着超然微笑,以不介意的、向没见过世面的未开化民众谆谆教导的神情,向这群拘谨无措的古代人介绍了拖拉机的用途。于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顿时感同身受地生出了见多识广的自豪感。

3 ) 科学是猴王的新五指山

在资料馆看了这部电影,发现这部电影许多不同寻常的地方,分享给大家

捷克耶?美国耶?

《丁丁大战猴王》里面有段非常有意思的片段,猴王孙悟空误入了丁丁的金钥匙制造的试管里

有我细吗?

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物体的仿流体形变并非中国传统动画的特色,因为中国单位制时期的美影厂制作动画的风格是民族动画流体形变反而是米高梅、迪士尼为代表的美式动漫常常使用。一个非常相似的例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Tom and Jerry》中由 Gene Deitch 导演,米高梅制作,于1961年首次上映的“ Switchin' Kitten”(猫鼠互换),bcdb详细信息Youtube视频。有一段Tom被吸入试管的片段

被吸入惹

这两段视频都使用了大量的电子音乐,而《丁丁大战猴王》里的音乐还用了更加刺耳的尖啸模仿电流声。“ Switchin' Kitten”则基本只是模仿了物体摩擦瓶壁的摩擦声。

猫是流体实锤了

值得注意的是,“ Switchin' Kitten”是在捷克制作的,而当时的捷克诞生了许多享誉全球的动画巨作,如《鼹鼠的故事》(1957),未来主义、装饰艺术是当时捷克动画的经典风格,因此“ Switchin' Kitten”使用了大量的未来主义电子音乐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构图上的相似性值得一说

不得不说,《丁丁大战猴王》里,猴王逃出试管之后这段迷幻的视觉体验很未来主义

反相+几何拼贴

仿生蟹能梦见电子虾吗?

这部上影厂的动画里,人物形象、背景设置还是老上影的感觉,比如电影一开场,猴王是直接从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大闹天宫》里跃出,而悟空的形象设计和《大闹天宫》里差别不大

创意比贞子早了很多年

配乐请的是段时俊没请川井宪次,不然小朋友可能会吓哭

猴王孙悟空在满是装饰艺术风格家具的房间里走动

一把立体主义风格的椅子

《丁丁大战猴王》里的孙悟空肢体更像是传统的剪纸人,反映在关节处是直角,而非《大闹天宫》里的圆角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可是剧情越往后,造型设计就越往奇怪的cult味上拐,你甚至难以想象这是一部制作于1990年,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过的动画片(2011年)。导演用了一种诡异的混搭风,仿生机器人在《葫芦娃》布景的深海里采矿,就问你怕不怕

看这红光,怀疑下一秒就要说“I‘ll be back”

猴王问,你们在这干嘛呀?虾兵蟹将何在?

仿生鱼人答,这里没有龙宫,也没有龙王,我们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赛博朋克

科学治理猴王

有点cult

人物的拉伸形变这个是正常操作了,但是这个频闪的背景,诡异的电子音乐,猩红的背景,无疑表示导演想搞事的心态

不懂导演是不是熟读福柯,对知识对肉身的驯服是否有很深理解,但是起码在电影里,猴王可是受了老鼻子规训,猴王被以科学的方式肢解为液态

五千年前老君炉未能完成的化学反应,今天在反应釜中成为现实,悟空的身体在中微子的撞击下化为液体,看来天庭当年如果派太上老君去麻省理工找Prof. Adam学习量子力学,孙猴子躲不过这劫。

核反应釜

别说是在监狱的时刻表中的驯顺的肉身,福柯没有想到的是,猴王的铜皮铁骨在现代凝聚物理学的治理下也被分解为了球棍模型。

最后,猴王又来了个“真假丁丁”,想骗过象征着知识的金钥匙的信任,从而达到使用人类科技通过计算支配万物的结果。

丁丁抓丁丁,丁丁露丁丁

这有用吗?金钥匙立马变一个小人,给两个丁丁各出了一道幼儿园难度的数学题

可惜,悟空拥有的毕竟只是【火眼金睛】,猴哥只能洞穿直观现实——关于世界存在何物的一类问题。而2+8-10这样的数学问题无法通过观察世界得到答案——这里涉及的是一定规范内实体间的相互关系。 尽管火眼金睛可以使猴哥学习起存在主义来事半功倍,但他对推理演绎哥廷根强纲领内的一些转换规则不甚了了,只能乖乖地跟着丁丁学习这抽象的符号系统。

最后,猴哥开心地做起了实验(记录),一切变换莫测的自然现象臣服于师承自伽利略的控制变量法,魔力消散后,不知猴哥的金箍还在否?

4 ) ~~

中国冷民迷幻PROG动画先锋……丁丁比未来战士还老乱,他的座驾能让007扑街……蝙蝠车西开~~~少先队员坚持唯物主义论大战伪科学的典范~~建设四个现代化必看教育片……
“俺老孙大闹天宫还没闹完,你这毛孩为何关掉?”
“时间已到,我要做功课了。”
估计这是小时候我妈最喜欢的台词了……

5 ) 谁告诉你这片子要科普了?

有人抨击它是伪科普,我倒要问了:人家片子要普及什么科学
原理、科学常识了?懂什么叫科普吗!
有同学定位的很准确:科幻启蒙片!

首先要明确一点,那个年代的动画都是给小孩子看的。
对于10岁以下的幼儿讲上天入地的科学他能懂吗,无论你再深入浅出,
再形象,效果也不会很好,况且这么小的孩子你给他普及一堆
科学原理有意义吗?
反之,让小孩对科学产生懵懂的兴奋、兴趣和憧憬才是更有价值的。
在这点上本片做的非常好!

别动不动把父辈前人都当傻b当土鳖,告诉你们,当年那些动画工作者中
有的是大家、海归,比你们懂科学,比你们懂艺术,比你们懂幼教!
现在这拨几零后,就知道踩货前人!还别说什么科普动画了,
就是普通的少儿动画,你们做出哪个能超越前辈的作品了!

短评

墨鱼罐头那段好看!~

8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力荐

小学时候看完这个动画片,大家都管班里一个姓丁的同学叫丁丁,那孩子也长着大脑袋大眼睛,觉得自己是丁丁了,于是热爱科学,后来上了清华,总有部分原因是受了心理暗示吧……

13分钟前
  • 高玉宝
  • 力荐

不是英国的丁丁,是中国的少年。丁丁有一把金钥匙,用科学技术打败了孙悟空。挺古老的,估计记得的人不多。

18分钟前
  • 球子
  • 力荐

it blew my mind

19分钟前
  • Marrk
  • 力荐

作為一個具有症候性的文本,影片堪稱“科學和玄學論戰”的當代版本,提供了對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的極為正面的想象,懷抱科學是理性、進步、文明的信念,連孫悟空都成了待啟蒙的對象。1980年代初期,為營建五四/晚清和新啟蒙時代/革命時代之間的喻指關係,包括“科學”在內的五四啟蒙話語被重新征用以反思傳統、謀求走向新的意識形態,本片內含於這樣的特定的歷史觀潮流。2019年6月1日13:30於中國電影資料館小西天藝術影院2號廳(85人廳),“葫蘆娃之父”胡進慶作品連映,2019年兒童電影專題展映-02-4。

21分钟前
  • Bork
  • 还行

猴子不是斗战胜佛了吗..还有东西能收了他..他不是会分身的嘛..

23分钟前
  • 祮暖
  • 还行

毁了大圣在我心中的无敌巨无霸形象,我可不想看到他在高科技面前捉襟见肘,黔驴技穷的样子。大家都应该尊重赛先生,也不要拿大圣来开涮,我们要大闹天宫

24分钟前
  • 庹博雅
  • 推荐

有“科学”,就不用看“大闹天宫”了。"科学"就是每天都要定时做“功课”,“科学”还挺违反常理。所以一个作品能够流传一定要超越时代的界限,寻求人类的本质共鸣,大闹天宫是传世之作,而这个不是。

26分钟前
  • Σκρυτινιυμ
  • 还行

孙悟空惨遭小学生碾压,40年前科幻动画今天看仍然新潮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K4y1x7Qr

31分钟前
  • O型血
  • 还行

#资料馆六一留影#六一又重看了一遍,满满童心与回忆,国产动画中不多见的科幻场景,魔幻与科幻的对决,丁丁小盆友真可爱,孙猴子也萌萌哒。

33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剧情有点儿小天真

35分钟前
  • momo
  • 还行

1974年……无耻阶级文化大革命万碎!……

37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还行

【童年回忆,科普启蒙片】80-90年代中国艺术最包容大度的时期之一,饶有趣味、天马行空的儿童作品散发着时代阴影的气息,四个现代化大战孙悟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虽有向时代进军狂热下的科学拜物教之嫌,但让小孩对科学产生懵懂的兴奋、兴趣和憧憬还是充满价值的。

40分钟前
  • qilimazhaluo
  • 还行

其实小时候看就觉得挺无聊的…现在也一点想回味的想法也木有…

43分钟前
  • 乌云上的银边
  • 还行

可以和1958年的动画片对照看

45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当年国家对科学的崇拜阿。。。崇拜到了不科学的水准。。。

46分钟前
  • XD|醒来。你在。
  • 推荐

早期科幻启蒙片

51分钟前
  • 蒼間
  • 推荐

童年的珍贵回忆之一,有很多年没有重温了,一些情节还记得很清楚,这部短片里的歌曲,让我一下梦回小时候,恍然间才发现:原来回不去了……这里的悟空有点惨,被科学的大脑单方面碾压,就算你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也不得不感叹一句:时代变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知识就是力量。不管到了30岁或是60岁,都不要忘记赤诚之心长存。

56分钟前
  • Shining小彬彬^_
  • 力荐

是也乎,( ̄▽ ̄)当年真的是在上海电影院中看的,而且双刷, 印象太深刻了...特别是其中作罐头的那一段,之后无论多少年, 每次打开有番茄汁的罐头时,都想到可能有悟空在里面...可以说, 当年类似神片太多了,以至到今天中国动画人的努力依然无法盖过当年的成绩...前人太努力对后人也是一种折磨哪...

57分钟前
  • Zoom.Quiet
  • 力荐

经典的一笔的穿越之祖,四个现代化大战魔法门!呔!小孩!放老孙出去!

1小时前
  • Carl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