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枝玉叶
虽然是喜剧,可看到已经不在了的哥哥还是有着淡淡的悲哀。如果他的骄傲轻一点,再熬十年到这个同性恋情逐渐被重视、人们的思想逐渐开明、不再歧视异性恋的年代,便也不会有那么多遗憾。在看着哥哥在片中为自己是不是Gay而痛苦烦闷的时候,我的内心却有了一丝狂喜,说不上来的心动,我似乎看到他演戏下的他正在嘲笑着众人的嗔痴,嘲笑芸芸众生在批判着于己不相干的外人私事时却不敢审问自己的内心快乐与否。一句“男的也好,女的也好,我只知道我喜欢你”不知揉碎了多少男女自以为被现实磨硬了的心肠,我们以为想要被认可、想要正确的三观、想要不偏差的人生,直到经受了痛苦的洗礼失去的悔恨才发现,想要的,不过是心爱人的一个拥抱而已。 袁咏仪所扮演的假小子羞涩可爱,先是因为自己的率直被刘嘉玲误以为是成人世界的床上信号引发一系列误会、最后又因为自己的性别不清而使张国荣惆怅难解,性别差异而带给人的烦恼就这样被导演玩弄于鼓掌之中,搞笑清新却又不落俗套。美女帅哥Gay蜜两个,这样的组合放到现在也能轻易压下《失恋三十三天》,相比之下前者更加的洒脱和自信。曾志伟的港式开放与文章的内陆小资相比虽然各有千秋,但前者的大气程度一旦“贱”起来也是所向披靡的。袁咏仪从出道便很喜欢她,一双大眼极为惹人喜爱。最开始接触她还是在《国产凌凌漆》中,那里的她便是一副短发假小子形象出现,在星爷最帅的影片中成为了光耀特别的星女郎。刘嘉玲在这部影片和哥哥的对手戏很容易让人想到《阿飞正传》里的模式,也难为了她这么多年终于在武则天上熬成了影后。陈小春在片中戏份不大,但场场爆笑,教袁咏仪男士的走路方式“左右左抓一抓”真真让人哭笑不得,也正是这个角色的存在,让性别在片中不仅仅是男女身体上的表现,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纯洁升华。袁咏仪怕自己控制不住给了张国荣第一次而深陷于他便想把第一次给了陈小春、陈小春在帮助袁咏仪在隐私部位沾上笔和胶布弄虚作假等等都是极佳的例子。就好比一部史诗巨作《红楼梦》,道学家可以看出淫,可若真正心思清明,淫也可以是世间最单纯之事。
2 ) 男也好 女也好 我只知道我喜欢你
男也好,女也好,我只知道我喜欢你 也许这也诠释了你真正的爱情观吧,不管男女,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人。 说实话,相比霸王别姬我更喜欢金枝玉叶一点,毕竟我比较庸俗,霸王别姬有点揪心。 佳明和玫瑰同时爱上女扮男装的林子颖,佳明还一度怀疑自己,哈哈哈,这个剧情我喜欢,一生推。还有强烈安利《追》这首歌!
3 ) 开心
《投名状》大胜也没什么。这告诉我们原来商业大片也可以得大奖。
最近借着补习张国荣的电影的机会,实际上是复习了香港的旧日典型商片。
《金枝玉叶》《纵横四海》告诉我们原来商业片也不只是当时得奖得票房,商业片还可以让我们很开心,让我们过很久还可以继续开心。
让人很开心,就足可予以褒奖。这是最大启示。
《投名状》得大奖,意味着评委认为这种片子有突破,值得鼓励继续生产。但事实上它还是和之前的那些大片一脉相承。
甚至更加沉重。李连杰领奖时说:兄弟不可靠,所以华哥你。。。。
为什么所有的大片结局都要让人死光光?为什么所有的大片都要探讨生与死,家与国,忠诚与背叛,欲望与阴谋?为什么所有的大片都阴沉着脸没有一个笑话?
大,宏大,宏大主题。是循着这样的逻辑线索的。
很久都没有一部让人很开心的电影了。连周星驰都板起了脸当起了罗嗦的老师,像一只苍蝇。要开心原来得到香港老片里面找。
《金枝玉叶》里的袁咏仪多么单纯可爱,《纵横四海》里的张国荣多么意气风发。故事和主题格局好小,但是意境开阔。
《金枝玉叶》里的性别意识完全打乱,呈现出无比开放的可能性。到第二部更是乱炖一锅成为闹剧。
《纵横四海》里的周润发那段关于自由的台词浪漫至极。钟楚红与众男的舞蹈美艳不可方物。
没有大场面,照样有舒展感飞翔感梦幻感自由感。
而这几年的所谓大片,场面恢弘人数众多动作激烈色彩绚烂,但带给人的只有压抑。虚无飘渺的古装片竟让人犹如观看文艺片般沉闷,这算不算失败。而且沉闷完了,竟然没有感动启示也没有自我投射,这算不算更失败。
我都承认《投名状》拍得好,但就是无法喜欢。像看一个怪胎一样。
4 ) 只是爱你
那句经典的台词,不论你是男是女,我只知道喜欢你。听来真的很有触动心底的柔软的感觉,爱情本身就是件很简单单纯的事情,只是爱你,就够了。
整个电影以搞笑的形式述说了关于爱的故事,众人眼中的金童玉女感情淡了都爱上了另一个人~
片中的哥哥真是完美的演绎了眉梢眼角都是风情,羡慕刘嘉玲和袁咏仪,可以和他一起演绎,当然两位女主也是很棒。
遗憾才看到这部电影。
5 ) 突然很想他
突如其来地起了兴致,跑去看了《金枝玉叶》,陈可辛导演,阮世生编剧。陈可辛的那部《甜蜜蜜》太棒了,而阮世生现在却已很少听到他的消息,94年的片子,香港电影的余晖,十年人事几番新。
刚看开头就被张国荣震到,肆意开怀地大笑着唱着披头士的老歌,一口标准又流利的口音。我一直没有迷过这个演员,只是这个开场的肆意狂欢的神态,太抓人了。我想到以前他的片子,《纵横四海》阿占时不时的笑容,笑起来的那个神情,不是张国荣的任何一个角色,就是他本人。
反正一本片子看下来,我突然觉得,五年前世界上就少了这么一个人,他就这么走了,用那么决绝的方式,到现在长大点看到他的片子才感觉到自己的损失,作为一个很爱看电影的人来说。生的不够早,领略不到他最辉煌那个时候,只是似懂非懂地知道一个巨星离开了我们,到今天才醒悟,他真的很值得珍惜。
实在太慢热了,这两年尤其是,经常为没能早点喜欢上欣赏上某样东西而感到惋惜,所幸对象都是我的娱乐生活,不过也很值得惋惜了。
我不愿把他随意称为绝色,只是他电影里有一段靠在沙发上,望着远处人群,那种悲天悯人的眼神,几乎是受惊的,一瞬间让我觉得这个人其实很脆弱很脆弱,内心高贵但同时的很脆弱。
很可珍惜的演员,很可珍惜的歌手,不要觉得这都是娱乐生活,不要说什么戏子之类的轻蔑话语,能演好戏的,让观众能感同身受;用心唱得出歌,让听的人心有戚戚的,他们都是更用心感受生活的人,更有灵性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演的一身好戏,唱得一口好歌,朋友在他过后每年都百般怀念,歌迷不曾忘却,他生前如何待人温柔义气当然不难想象,可最后却舍弃了这个世界,一想到这,凝重不可自拔。
采访陈可辛,他这样说“而在香港,无论是对他的完美主义、他的私生活还是他的演技,我们的胸襟都显得太小了。”
若我们能留下你,多好?不说什么在还未风华减退时这样逝去正好的屁话,看着你慢慢老去但平静安详的容颜我们也一样高兴,不会舍弃你,只是不要这么惨烈,时时刻刻一不小心忆起,触起,便唏嘘不能自止,实在太残忍了。
6 ) 家明与玫瑰
二十五年前,一九九四年,张国荣正值风华正茂,在《金枝玉叶》里散发着迷人的成熟气息。刘嘉玲未满三十,扮演一个丰韵娉婷、珠围翠绕的女歌星。他们几乎都在电影里扮演着自己。生活中的万世巨星,电影里让岁月流金。
同时,电影中的他们,又像每一对普通的香港恋人,每一对准时出现在夜宵摊上喝酒聊天的家明与玫瑰,历经人世间的分分合合。
时年二十二岁的袁咏仪,在一个性别错位的角色里,表现得诙谐逗趣,用完全区别于《新不了情》的表演,蝉联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后。
《金枝玉叶》固然是港片经典,但在此后连绵不绝的怀念张国荣的各种盘点里,并非被高频率提及。但是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价值观表达,在今天依然显得新颖而珍贵。
二〇一九年,张国荣逝世十六年。我们身处在一日千里的高速时代,只要稍不留神,眼前风景便迅速掠过。但是,人们的思想并不见得比《金枝玉叶》诞生的年代更先进。桎梏存在于无形之间。陈可辛在《金枝玉叶》中的表达,也许是他如今再也拍不出的。那种对于同性情感恰到好处的旁观情绪,处理得不急不缓、客观冷静。
那是生机萌发的九〇年代。羡慕那时的电影,里边的人可以公开谈论他与他的恋情,坦诚应该坦诚的内心话,也用宽容不打扰的态度面对他人的隐私。虽然电影里的那个故事,同性之间的恋情未有实质性地发生,但是其间传达出来的洒脱与看透,是那么难能可贵。很多话,如今已经成为艺术作品里说也不能说的禁忌。
张国荣的伟大之处,除了他卓绝的艺术成就、超然的人格魅力,还在于他公然出柜的功德无量。从此之后,华语娱乐圈再也没有这样主流、顶级的偶像巨星,坦然面对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情感倾向。少数群体曾经在时代的天空里,看到一道微光。却又随着越来越说不清的原因,一边蜷缩回黑暗的空间里,一边试图在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出声音,活得矛盾而挣扎。
戏外如此的张国荣,又总能在戏中演绎各种英俊潇洒抑或风华绝代,切换自如的扎实演技,简直是上天送给世代观众的礼物。
《金枝玉叶》的飘逸气质,不仅体现于此。家明与玫瑰,是外表光鲜的神仙眷侣,实际上,个性的不合、观念的分歧在折磨着一段本就脆弱的感情。影片也投射出港乐发达时的蓬勃朝气。拿到乐坛大奖,就被视为登上天后宝座。随之付出的代价是,内心的隐秘情事,成为公之于众的报章头条。女歌手玫瑰可能是那时的王菲、林忆莲,作曲家顾家明也许是那时的窦唯、李宗盛。
无论是谁,情到尽头,只能转身再见。好在家明与玫瑰,多么得体。他们倚靠在沙发上,在昏黄的灯光照映下,轻轻话别,成全彼此。从此,差一点就血肉模糊的情爱纠葛,终于走进明媚阳光里。纵使不再相伴走天涯,再见亦是朋友。
不管还有没有这样一个朋友,至少态度值得欣赏,至少可以今朝有酒今朝醉。光影的世界里,总能有一个情节、一句台词、一幅画面,让我们回味。那时的巨星年轻漂亮,那时的人们胸怀坦荡。
微信公众号:dongguazaibiechu
7 ) 爱与哀愁
周日难得有空。J意图蹭饭未果,躺在摇椅上假寐,我蹲在一旁玩无聊游戏。电视转来转去,没有定性。
终于发现翡翠台重播《金枝玉叶》,欢喜起来。这部片子看过不知几遍,好像还买过DVD碟片收场,只是总是会遗忘什么。
袁咏仪当然青涩。下巴尖尖,大眼睛肆无忌惮,不美,但动人。刘嘉玲总是风情。烈焰红唇,身段婀娜,嚣张,然而寂寞。再说到张国荣。只有叹息,叹息,叹息。他和袁咏仪穿着白衫齐齐坐在钢琴前,低低唱着“追”,刘嘉玲在隔壁,贴墙聆听,失落又迷惘。
还有今生今世。这首歌收录在《宠爱》专辑中。《宠爱》是我唯一留下的张国荣专辑。那时候,我上高中,刚刚播过《夜半歌声》,黄磊也还没有发胖,面容清俊。
前几周,翡翠的一档节目,老人吕方做嘉宾主持,回顾劲歌金曲25年,播出了张国荣和梅艳芳齐齐获奖的盛况。时光不再。
我已经不太知道层出不穷的新人。每年末的各大颁奖礼,看了也是白看。经典不再。就好像失去乔丹的NBA,在最初那几年面目模糊。也许,除了逝去的人,歌坛呆不下的人都去奋战影坛了。你看,郭富城都获了两次金马奖。第一次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第二次还是语焉不详。
郁钧剑解释过这个现象,在以眼泪鼻涕著称的艺术人生栏目。他说,歌唱家一生也许就只有那么一两首歌,年纪大了嗓音会慢慢不行。而做演员,可以演到八十岁。
他的解释,比较纯洁,比较官方。我们知道的乐坛,嗓音算什么呢?
还是回来《金枝玉叶》。故事完结在漆黑的电梯。袁咏仪惊叫:“困粒!”原本有幽闭恐惧症的张国荣懒懒回了句“管他呢”。然后满天烟火,THE END。就像迪士尼电影的片尾。所以,导演的意思也许是,这就是个童话而已。
小时候,初次看,只能见到袁咏仪,多么动人的女子,多么幸运的女子。再看,会看到憨厚沉默善良正直的陈小春。再看,就惊艳于张国荣的美丽。现在看,才能明白刘嘉玲的玫瑰。
爱与哀愁。
当爱情只剩下时日无多的音乐生日卡,我们又会怎么办?
这一分钟挂念谁
爱情轻喜剧,袁咏仪太帅气,张国荣太帅气,其实,这个是揭秘娱乐圈的,
以前D港產片就系好睇,有誰能抗拒哥哥深情地自彈自唱《追》,太銷魂了。我覺得他在演自己,現實中的自己。性別錯亂的故事原來真的是可以成為很多題材,本片的英文翻譯實在精彩:He's a Woman,She's a Man.
小时候看这部片子只是觉得袁咏仪假扮男生很好玩,电影很有趣,如今再想想对于男主来说重要的不是男女,而是我喜欢的是她这个人
我能分得清张国荣和何宝荣,能分得清张国荣和十二少,能分得清张国荣和宋子杰……但是我总是分不清张国荣和顾家明,怎么办?
注意英文名
“答应跟我冒个险——嫁给我。”
这电影或许就是对张国荣现实中的另一种诠释吧,“我爱你,不管你是男是女。”
五星推荐,张国荣刘嘉玲袁咏仪每个人都很有味道,颜值巅峰演技也是炉火纯青。镜头美到极致。
麥當娜約咗麥當雄去麥當勞道嗰間麥當勞食麥皮撈當歸!
不管是男是女,只要喜欢有什么关系——现在回想起来,这也是你本人的爱情观吧?
刘嘉玲的魅力韵味在这部片子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张国荣真的每个眼神都迷人,袁咏仪纯纯的好干净的气质,90年代的香港娱乐圈真的人才辈出
三个人最理想的相处方式根本应该是袁咏仪和刘嘉玲在一起,张国荣在边上英俊地弹琴啊!
不好看,但却看哭了,主要是玫瑰宣布她同家明分手的时候,她说,“谢谢你让我可以一个人闯,你看着我明年一定还会拿这个奖!”这才是坚强的女人,负心的男人只是她前进的动力。你抛弃我,所以我要做到比有你时更好。大踏步走向成功,让烂男人哭去吧!(当然哥哥算不上烂男人。。。)
爱情轻喜剧,只是看的时候总是不自觉想到《新不了情》~~
天啊这片子好甜,“男人也好,女人也好,我只知道我中意你。”张国荣一出场就被帅一脸。剧本太有趣,把圈里的乱七八糟送上荧幕,还描绘了从恐同到逐渐接受的心理过程;刘嘉玲婀娜袁咏仪可爱,有陈小春做哥哥也不错,看过心情好好。我最爱这时候的香港,所有人都那么熟悉,所有人都那么好。
三分四十秒哥哥翻唱披头士的Twist And Shout,真是迷死人了!!片尾的老歌很好听。叫爱情的魔力。
20年前陈可辛毫不费力就打通了同志与直人的任督二脉,难得的是双方都没有感到被冒犯。“男或女,我只知道我中意你。”这才是真正的性别跨界啊!PS听到哥哥弹琴清唱的时候眼泪竟然狂涌而出...
好看!袁咏仪和张国荣玩手偶那段,找任何大陆演员翻拍都会呕,就一模一样台词,一模一样景和光。这是为什么啊?为什么尬戏香港人拍出来就带有一丝可爱
男又好,女又好,我净係知道我钟意你。